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分流旅客 關鍵理順交通網絡
  • 城市漫步北區 旅客:刷新體驗
  • 北區商戶“五一”檔生意增一成
  • (一家之言)展現好客服務 增入區誘因
  • 全國共青團員逾七千四萬
  • 河大禮堂付諸一炬
  • 習近平勉青年挺膺擔當
  • 各地慶“五四”唱響青春旋律
  • 蘋果斥1,100億美元回購股票
  • 美國“價”與“量”的風波
  • 美卅年期房貸利率升至7.22%
  • 蘋果次季收入降 手機銷售跌一成
  • 滬倡商品房“以舊換新” 首批廿企參與
  • 港股九連漲 外資成推手
  • G2E下月回歸澳辦 逾百展商列陣
  • 專家倡廣東取消限購限價
  • 太陽耀斑影響我國上空電離層
  • 寄託祝願
  • 發改委:損害世界經濟
  • 汕尾一家五口落水四死

(一家之言)聆聽民意 帶領向前

2019-08-11 06:35

(一家之言)聆聽民意   帶領向前

    社會是否進步,很大程度取決於政府的管理體制。若政府政策因草率出台激起民憤而被迫打退堂鼓,每一次撤回,都是對政府公信力的重創。民無信不立。特區政府換屆在即,新政府除繼續重視經濟民生,令居民重拾對政府的信任亦是首要任務。

    澳門回歸祖國即將二十年,經歷四屆政府執政,方略政策多少落實有功,多少空頭支票,多少更上台階,多少不進則退,坊間自有定論。第五屆行政長官候選人賀一誠昨日提出參選政綱,內容離不開以往的大方向,包括提升管治能力、經濟多元、優化民生、人才培育等,能否回應社會訴求,還待各界評議。但新政府不能忽視的還有民意,多聆聽社會聲音,哪怕不能立即解決問題,起碼有誠意與民眾互動。

    不同年代的人對政府施政側重點各有不同。以往澳門經濟發展剛起步,年長一輩只求安居樂業、三餐溫飽,與現時新一代正享受經濟成果的處境不一樣。新生代追求自主和獲得感,雖然不愁三餐溫飽,但年輕人遇到的問題仍然有很多,如高樓價及房屋政策問題而遲遲未能“上車”、“上樓”。“安居”難達,談何“樂業”?施政承諾長期走樣、脫票,只會陰乾管治誠信。

    香港近月之亂,社會嚴重撕裂,凸顯立場分化、世代芥蒂、族群對立之深,絕非單純一部爭議法案所致,而是經濟結構、財富分配、社會流動的深層次矛盾積重難反。政府忽視民情民意,不利因素疊加成火藥庫,被別有用心者點燃引爆,一發不可收拾。

    每屆新政府上場,居民期盼新人事新作風,捨棄不適用的舊步調,真正變革創新,從民生角度出發。

    發展經濟,目的是為了改善民生、優化民生。但因為要平衡各方利益與感受,也是施政的最難點。故此,新屆政府應多從居民角度出發,多溝通、多聆聽,而非出現問題避而不談。構建真正聆聽民心的政府,帶領澳門向前發展,才是社會最期盼的事。

    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