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顧平中國畫展明教科文中心揭幕
  • 饒宗頤荷花佳作回歸館周五展出
  • 青少年流行時裝 技術大賽昨舉行
  • 義工製35000衛生福袋 捐贈菲律賓貧困地區
  • 20170816B7澳門新聞
  • 3澳門啟動高清話音通訊功能
  • 新福利參與青年善用餘暇計劃 為新生代提供實習體驗
  • 結伴同行親子遊完滿舉行
  • 澳門福建文化節周末舉行
  • 扶康會寶利中心舉辦保齡球活動
  • 政府公佈修改青年創業援助計劃
  • 20170815B7澳門新聞
  • 陽光少年外展雲南交流圓滿完成
  • 井岡山澳門同學會 拜訪中聯辦
  • 麥瑞權質詢青年政策成效
  • 文創團體訪深圳交流
  • 20170814B7澳門新聞
  • 旅院香港推廣優質旅遊教育
  • 交通局持續優化巴士服務
  • 梁榮仔指新式咪錶機操作困難

​多位港教育界人士及學者建言教育改革

2019-10-13 00:13

【中新社香港10月12日電】(記者 張曉曦)多位香港教育界人士、學者12日在一場討論會上表示,四個多月來香港持續發生極端暴力違法事件,教育問題是背後的重要影響因素。他們認為,要解決當前的問題,要對香港的現行教育進行改革,推行及加強國民教育等。

當日,「學人智匯·把脈香江」第四期討論會在香港舉辦。系列討論會由京港學術交流中心推出,主要參與者為大學學者、智庫代表及意見領袖等,旨在從不同角度探索香港社會出現問題的根源。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中學校長許振隆認為,香港回歸已有22年,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界和社會都應重新思考國民教育要如何定位、如何推動。

他建議,在特區政府層面,要有力度地推動國民教育,提出明確要求;在學校、辦學團體層面,要對教育工作者進行嚴格的培訓、管理;在社會層面,應更多地培養香港市民具有對社會的責任感及對國家的認同感。

香港某中學中文及中史教師王先生表示,香港的學生多數對內地不瞭解,在心智未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受到老師、社交媒體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他看來,國民教育在香港一定要推行,要讓學生意識到他們的「根」不僅在香港、更在全中國,培養其家國情懷。

他建議,國民教育的內容在規劃上要兼具趣味性與實用性,使用香港人可以接受的表達方式,拉近他們與內地的心理距離;在「一國兩制」的背景下,在讓學生在瞭解內地風土人情的同時,亦應讓他們深入瞭解內地與香港制度的區別,以實例展現各自製度的優缺點,拓展他們的視野和思維格局,能試著從更宏觀的角度思考一些問題。「先瞭解,再理解,這樣也許可以削減他們對內地的偏見與排斥」。

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主管蕭觀明認為,教育工作者要與香港學生形成良好的溝通關係。他說,不少香港學生容易受到同儕、前輩的影響,對社會也的確有很多不滿的情緒,但是,越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越要加強溝通,年輕學生的想法才有可能改變。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新創意創業中心總監林至穎說,香港青年對內地,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學習、就業及創業等情況仍瞭解不足,建議未來繼續通過相關機構、團體等,為香港青年提供定向幫助。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陳錦雲發言說,香港青年需要有更多的契機去瞭解國家,包括到內地生活,並逐漸通過教育樹立國民意識。「香港學生有些不太正面的認知,希望未來在教育和青少年工作方面會有一些長遠的規劃,包括借力大灣區的發展,將香港國民身份的問題解決好。」

此外,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周溯源、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方平等也參與了當天的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