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生意人的眼光 公務員團隊能否發揮?

2021-01-19 11:00

已經進駐的珠海澳大科技研究院,就記者到訪時所見,內部無人,亦無法進入。

立法會議員李靜儀。
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緩慢,有意見認為,也與政府的產業視野有關。有知情人士透露,雖然中醫藥產業園的角色之一是引進優秀企業,但優秀企業能否順利進駐,與政府的眼光也有莫大關係。同時,審計報告揭發澳投公司為中醫藥產業園選擇開發模式時,並未對各模式的利弊作分析,也沒有就不同模式所涉及的資金進行估算,說明在重要決策中欠缺全面而深入的考量。
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認為,公共資本企業董事局常由公務員組成,對行業未必了解,決策也未必足夠嚴謹。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也認為,會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董事局全是公務員,「並不是以做生意的思維去經營產業園,於是現在變成爛攤子。」
引進企業 要看政府眼光
根據2021年度的施政報告,截至 2020 年 8 月,利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平台和已建立的資源渠道,推動企業和機構入駐運營,新引進了廣藥集團和澳門大學研究院 3 家重點項目,新增完成企業註冊 27 家(其中澳門企業 5 家),新增入駐 33 家(其中澳門企業 6 家),累計註冊企業近 190 家(其中澳門企業 44 家)。在大健康產業發展方面,3 個項目基本完成主體硬件建設,正在推動開業前籌備。
但有知情人士指,一些優秀的企業想要被引進產業園也可能要經過重重波折。曾有具一定實力的藥公司希望到澳門產業園創一番天地,免受內地國企藥業壟斷市場掣肘,但當時澳門政府態度並不積極,有人說中醫藥產業園供人從事研發,設廠生產不在考慮之列。也曾有公司與政府洽談一次後,不知為何就再沒聽到政府回音。另一邊廂,內地國有公司廣藥集團已進駐澳門。
江湖傳聞或許是個別例子。然而,產業園的決策與管理問題是鐵一般的事實。早前審計署就公佈,雖然有其他方案最多可節省數十億甚至上百億人民幣,但產業園區採用最昂貴的開發模式,自資興建,只租不賣,結果是特區政府需要承擔數十億甚或百多億人民幣的資金。同時,26億主題酒店的立項只憑一份演示檔PPT便拍板。而澳投公司在重大決策的形成過程中並沒有全面深入研究及分析比較各方案,反映未能達到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公司以「走一步看一步」的取態管理公共資本企業,除了會致公司發展困難重重,陷入各種不合理的障礙。
公務員管理 能否從產業出發?
據澳投公司網頁顯示,現時董事會主席是經濟財司司司長辦公室顧問呂紅。其他董事有劉偉明、江麗利、蔡炳祥及陳致平。傳新澳門協會副理事長甄慶悅認為,過往政府對於發展中醫藥的態度並不積極,這見於法律的滯後,也見於人事安排。他指,澳投公司的董事會全由公務員組成,而非商界出身,「要一班公務員去做生意,結果肯定是錯漏百出。」
他認為,公共資本公司必須要有相關專業的人去經營才有機會成功,但很多公營公司委任的管理層都以公務員和社會賢達為主。但有些社會賢達也是商人出身?「但他們在公司的份量有多少?最重要的位置,像董事長等,基本上都是退下火線的公務員,像一個退役軍人俱樂部。這樣的架構,不是真心實意去推動產業發展。」
「你用公帑成立了一間公司,是希望這形式不會被官僚綑綁,能用更接近私營公司的模式去運作,更貼合市場。這是對的,但你又唔放手,又要安排一大班公務員去負責,加上政策也不配合,找些不是做生意專長的人去營運這間公司,最終的政策要問政府,完全是一種長官意志的事,沒可能成功。」
至於特區政府應和哪些藥公司合作,應引進哪些公司,他認為這視乎特區政府的發展方向、眼光與承受風險能力。傳統大集團穩健,但盈利率會或會較低;新公司可開拓新市場,盈利率或會較高,面對的未知數也或會較高。「第一看眼光,第二是承受風險的能力。特區政府,第一是眼光準唔準?如果仍是找公務員,肯定不行。眼光準也好,始終有風險,能承擔多少?」
立法會直選議員李靜儀也認同,很多公共企業代表由政府委派,但代表未必具備相關專業或了解行業。而公共企業的發展目標、決策是否嚴謹等問題,未來都需要持續關注。她表示,雖然公共企業不以營利為唯一標準,但如何在資源運用上取得效益以實現其成立目標,應有更充份的說明,而非透過其靈活性令公帑的使用上產生很大的疏漏。「社會會質疑,錢不是你出的,如何確保投資決定或公帑的投入是嚴謹、負責任地使用?」「社會比較大的批評是,例如審計報告指出,(產業園)酒店項目立項所掌握的不是很嚴謹的研究報告,或投資回報非常清晰的分析文件,而是相對簡單的說明,有沒有理據支持是疑問。即使項目的目標是好的,但有否確守公帑使用的最嚴謹的準則?起碼要有清晰的分析才接納項目。」
促政府完整闡述藍圖
另外,李靜儀與甄慶悅都認為,政府需要就其中醫藥發展政策有更完整詳細的解說。
「每個大公司每年都要開股東大會,向股東交代今年的發展策略如何。如果真的是一間公司,需要有很多發展策略,有很多部署,要跟公眾去講。嚴格來說,全澳門市民就是他的股東,持份者是所有市民。你打算往哪方向,打算怎樣做,有何相對優勢,相對劣勢,策略如何,其實要有適當的宣示去講,起碼要和立法會交代。在澳門公開的媒體中,這些是極少講到。一般講中醫藥,全都是講有何優勢,但深入的討論幾乎沒有。」甄慶悅說。
李靜儀也指,政府需要再詳細向公眾闡述其中醫藥產業的發展藍圖。「政府在發展這方面上,除了法律之外,還會有甚麼政策去推動?這似乎需要向公眾作更多交代。因為做這產業可能投放的資源不少,也不一定容易。但從評估上,現在我們的發展方向或情況,是否已達到政府一個階段的目標?還是之後還可以推動去做?未必是純粹法規上可以完全解決到的問題,我覺得這從藍圖上也需要向社會多加交代。」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