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代表:絕非亦步亦趨

2023-03-08 06:35


    中國探測月球火星

    代表:絕非亦步亦趨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七日舉行的第二場“代表通道”上,談及天問一號着陸火星方案,北京團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總設計師孫澤洲代表說,中國月球和火星探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進者學習,但絕不是亦步亦趨地效仿別人。

    一步實現“繞落巡”

    他說,二○二一年天問一號在國際上首次通過一次任務實現了火星環繞、着陸和巡視探測,國外是從掠飛、環繞、着陸、再到巡視逐步實現的,我國一步跨越發展,既有國家科技實力的底氣、也有敢為人先的勇氣,同時也離不開堅苦卓絕的技術攻關。

    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天問一號着陸火星首先面臨火星大氣的氣動力和熱的問題。“對於火星大氣條件下的氣動問題我國之前的基礎很薄弱,沒有模型、沒有方法、沒有資料,怎麼辦?”孫澤洲說,研製團隊利用有限的資料建立模型,創造條件進行試驗積累資料,反覆試驗、反覆對比、反覆修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難題解決了,火星進入着陸仍困難重重風險極高。他說,為了提高對於火星大氣不確定性的適應能力,天問一號採用了彈道升力式進入方案,這個方案面臨一個攻角調整的問題,國外在二○一一年才開始採用彈道升力式方案,通過拋出品質塊來實現攻角調整,品質塊達到上百公斤,天問一號採用配平翼新技術實現攻角調整,重量代價僅國外方案的十分之一。

    首次成功着陸月背

    二○○一年中國探月工程剛剛起步,為了解決三十八萬公里地月遠距離測控通信難題,孫澤洲加入了嫦娥一號研製團隊。他指出,月球和火星探測,中國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進者學習,但絕不是亦步亦趨地效仿別人,而是需要把握時代科技發展規律,敢於創新、敢為人先。

    他還提到,嫦娥三號在月面工作九年了,是世界上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航天器。二○一八年,我們在地月連線的地月拉格朗日L2點佈置了一顆“鵲橋”中繼星,因為在這裡可以同時看到月球背面和地球,在兩者之間建立起中繼的通信聯繫。在中繼星支持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背軟並進行巡視探測,這是世界上的第一次。

    火星已近夢想尚遠

    孫澤洲表示,二○一三年嫦娥三號着陸月球。 “月球已近、火星尚遠”,二○二一年天問一號着陸火星,則是“火星已近、夢想尚遠”。未來,我們將繼續向星辰大海進發,為科技創新發展和航天強國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北京七日電)

    本報駐北京記者  王 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