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從爬、走、跑到飛 工業革命重塑社會

2023-07-31 06:35

    從爬、走、跑到飛  工業革命重塑社會

    一位歷史學家曾說過:“人類歷史的前進方式,開始的時候,好像是在地上爬,然後是站起來走。到近代的500年,就好像是在跑。而這最後的100年,無疑是在飛。”人類歷史上經歷過幾次重要的工業革命,深刻地展現了從爬、走、跑到飛的演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以科技突破和發展為基礎,從而推動生產力的巨大提升,導致經濟的重大變革和社會結構的重塑。

    科技帶領社會進步

    第一次工業革命始於18世紀的英國,蒸汽機的發明和運用,把過去依靠自然界如風車和水排的動力源,轉化成能夠適應工業化的動力機器。隨着紡織機械、鐵路和航運等領域的發展,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催生了從歐洲到北美洲城市化,大量勞動力從農村向城市轉移。

    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主要集中在歐美和日本等地,電力、化學、鋼鐵等發展和應用,推動了許多工業領域生產效率大爆發,如世界第一條流水生產線在美國福特汽車廠誕生,電動機、燈泡、電話、飛機、內燃機……等發明,促進了大量商品的生產和流通,對全球經濟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第三次工業革命也被稱為數字革命或信息革命,發生在20世紀中末期至21世紀初。電腦、互聯網、移動通信、智能手機、光纖信息傳遞、雲計算……等技術迅速發展和應用,使人們可以更快速、更高效地共享信息,並推動了數字化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商務、社交媒體、人工智能成為這個時代的代表性產品。

    進第四次工業革命

    越來越多人認為當今社會實際上正在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其主要內容包括:

    1、數字化經濟,如電子商務、線上支付、虛擬貨幣等;2、自動化和機械人,對生產、製造、物流等領域產生深遠影響;3、物聯網 (IoT) ,可讓日常用品和設備互相連接,形成人們智能化生活和工作環境,也使更多數據被收集並進行分析優化運作;4、人工智能(AI) ,對機器進行訓練,使其能夠模仿和執行人類智能活動,對於人類各方面將帶來革命性變化;5、大數據技術,有效處理和分析不斷發生的巨量數據,使政府、機構和企業能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這裡面發展前景最令人看好的無疑是人工智能(AI),它能讓電腦幫助人類完成許多繁重的工作,從而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過去一些聽起來高大上的新技術或產品,如VR (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 、AR (Augmented Reality ,增強現實) 、碳中和、加密貨幣等,與普通人實際生活中都沒有太密切關係,因此顯得雷聲大雨點小。

    AI將取代大量職位

    AI產品卻非常接地氣,目前已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聊天機器、自動駕駛、工業機械人、人面識別、語音翻譯、醫療保健諮詢、客服、美圖……等只是其中極少的例子。很多行業的工作職位正在被AI所取代,而金融界可能是其中一個“重災區”。

    美國金融界僱用了數以萬計的投資顧問,華爾街的分析師年薪平均約35萬美元。然而他們要花40小時完成的工作,AI機器只需1分鐘就可完成,且準確度絕不比那些分析師差。業者估計,到二○二六年美國金融從業員可能有33-50%失去工作,被AI機器取代。 當然,AI對於涉及複雜情感、倫理、創意和人際交往等特性的工作,要取代人類的難度仍然很高。

    對於投資者來說,AI為代表的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帶來重大的機遇和挑戰。蘋果(AAPL) iPhone於二○○七年面世後,該公司股價在15年來上升了4,500%,如今某一家AI 企業也許正在沿着蘋果走過的道路前行。

    容永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