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區桂芝:知其難為而為之

2024-02-04 06:35


    痛批“去中”課綱台師接受陸媒訪問

    區桂芝:知其難為而為之

    “‘去中國化’幽靈下,台灣淪陷在黑暗的教育深淵!”“現行課綱缺德、無恥!”“台灣的教育政策無知無情自斷文化經脈,讓孩子失去深入學習自己文化的機會。”去年十二月以來,一位台灣中學語文教師屢屢發出沉痛而憤慨的呼告,與教育界人士聲討痛批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引發兩岸社會強烈共鳴。

    父母告誡不可違心

    她是怎樣的人、怎樣的老師?她因何能迸發振聾發聵的聲量?對於教育,她還在思考甚麼?帶着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語文教師區桂芝。

    一九六三年,區氏夫婦第六個孩子在台灣北部港口城市基隆出生,取名桂芝。她家共有八個孩子。區桂芝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母親本不識字,靠自學能夠讀書寫信。“我們從小在家受的是中國傳統教育。父母告誡我們,做人清清白白是第一要件,不可違背良心。”“父母不要求我們學習多好,但強調‘人窮志不可短’。”區桂芝坦言,她走入社會後對工作責任心強,首先因為家教,也來自當年學校教導要“誠意正心”。三十歲時,區桂芝成為中學語文教師。原本區桂芝專注三尺講台,認為講好課就是對學生負責。然而,民進黨當局推出的二○一九年新課綱使“去中國化”教育亂象加劇,她的憂慮與日俱增。

    聲討當局遭到攻擊

    “台灣政治因素干擾教育問題嚴重。”課上,她講中國傳統文化,有的學生聽到“中國”感到刺耳,表現出抵觸心理。“‘去中國化’教育思維下,‘中國’被異化為‘他者’,造成學生背離傳統,民族和文化認同就亂了。”

    不久前在台北參加一場記者會,與教育界人士共同聲討當局“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區桂芝請求讓她多講些時間。前一天晚上,她準備講稿到凌晨兩點多,擱筆後久久不能入眠。

    社會的講台上,區桂芝慷慨陳詞,視頻在網上迅速流傳,她始料未及地站上輿論場風口浪尖。

    時值台灣地區兩項選舉前夕,有人質疑她“借機炒作”。“我們的教育歪了,我呼籲大家正視危機。說我‘炒作’,我就‘炒作’了。”她說,“現在看,正面迴響遠大於負面,讓我對未來抱有希望。”

    師生家人讚許支持

    “該說的就要說,該做的就要做。”面對綠營政客、媒體、網軍攻擊,她針鋒相對,持續發聲。

    “這副對聯是學生送我的禮物。”學生書寫的遒勁行草與老師創作的激揚文字相得益彰:對文化逆流無懼迎頭而上,聯道統傳人有心捨我其誰。“我拉着學生的手說,你就是我講的道統傳人。她沒有搖頭,臉上是少年純真的笑容。”區桂芝說。

    學校收到過攻擊區桂芝的信函,她感到抱歉,但同事都說沒關係。“大家的表達含蓄但暖心,還有人主動幫我擋掉惡意的來電。”區桂芝的家人無論在海外、島內、大陸,都給她“毫無保留的支持”。“哥哥姐姐說以我為榮,告訴我很多朋友通過他們表達讚許。”“現在年輕人可能難以理解,因為傳統文化在教育和生活裡流失,他們受到的滋養微薄了。這是今天的困境。”她眉頭緊鎖。

    要把臨記演成主角

    教育界有識之士揭露的問題,橫亙在台灣社會面前。“選舉前,有人說我是四年一次的臨時演員。現在,我要把臨時演員演成主角。”區桂芝語氣堅定,雙手握拳,“民進黨繼續當政,課綱恐原封不動。我們要聯結更多人來救教育、救孩子。這是長期抗爭的道路,要有知其難為而為之的勇氣。”

    區桂芝希望兩岸年輕人多接觸,相互促進。“兩岸離久情疏,更應增進理解。因為政治上的干擾,包括外部因素,兩岸拉近距離面臨困難。但困難不代表做不到,因為文化和民族是天然的。”

    “兩岸應在共同的傳統文化基礎上,結合創新能力,共創華夏新文明。大勢所趨,同路人會越來越多,共同的夢想定會成真。”她說,“這個夢以文化為根,不是虛幻的。我們不能停下腳步!”

    (台北二日電)

    新華社記者 陳鍵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