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深合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啟動
  • 深合區澳青實習計劃啟動
  • 新聞特搜
  • 教局公益金合作支援特困人士
  • 琴澳辦“一加四”產業宣教
  • “五四”青年論壇周六舉行
  • 賀:加大保障低收入者福利
  • 特首晤上海市長深化滬澳合作
  • 涉未成年性犯罪法例毋須調整
  • 廉署引入服務獎勵金獲認同
  • 市署設60臨時廢舊家具收集站
  • 本年度醫療券擴至深合區使用
  • 林宇滔質疑非常規做法
  • 徵供應商調研對白海豚影響
  • 多部門訪漁民宣導“五防”
  • 生態島環評公示期延長
  • 澳大生海星分享寫作心得
  • 法學士赴葡進修計劃報名
  • 科大特聘教授分享語言教育
  • 東南學生了解生物多樣性

(新聞小語)追根溯源防童黨欺凌再現

2024-04-18 06:35

    追根溯源防童黨欺凌再現

    四名小學生當街侮辱、欺凌女長者,經網上揭露,警方查獲嫌人並移送法辦。事件引起社會關注,坊間感嘆“童黨毆老人”,小小年紀如此作惡,孰令致之?

    校園欺凌時有發生,此番卻是小學生結伙襲擊校外一名手無寸鐵的女長者,並以粗言穢語辱罵,聞者氣憤。澳門社會素來重視敬老尊長,政府、社團長期舉辦敬老活動,學校的品德教育也應不缺這一環,如今幾名小學生竟向長者下手,情況亟須關注。

    近期,鄰近地區發生過多宗駭人聽聞的未成年人欺凌事故,有些更被殘忍地奪去生命。無論起因如何,欺凌弱小,絕對不能容忍。外國相關研究顯示,受欺凌者可能出現低自尊感、長期憂慮、社交退縮甚或自殺。有些受欺凌者因長期受欺壓,最終演變成欺凌者。欺凌者應受法律制裁,未成年不能作為犯罪的擋箭牌,但涉案者為何走上欺凌之路,必須深究。找出事件的根源,才有助避免同類事件再發生。

    教育當局應充分檢視關注青少年精神與身心健康工作小組工作,加強社區外展、心理輔導,強化家校溝通。鼓勵家長、學生、教員主動揭發,勿諱疾忌醫。正視懷疑暴力或欺凌的跡象,例如學生無故缺勤、可疑損傷,應盡快介入。透過多方努力,強化預防及遏止校園欺凌。

    無論欺凌者還是被欺凌者,都有精神及身心方面的傷害。對於欺凌事件,切莫啞忍,應立即向專業人士求助,並向警方舉報,嚴懲欺凌者,堅決向欺凌行為說不。

    絕不能讓欺凌變成“習慣”。社會各層面特別是各校應全面強化公民教育和德育環節,綜合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強化學生的守法意識,認清對錯,遠離罪惡。互聯網已成青少收發資訊的最主要渠道,然而網上資訊良莠不齊,有些更充滿戾氣和怨氣,很容易潛移默化。須重視提升青少兒童網絡素養,全面提高中小學生的網絡應用能力和網絡道德規範。無論如何,家庭管教責無旁貸。家長要關心子女,教育子女關心別人、與人相處,怎樣處理憤怒等情緒,要有同理心。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