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妥處張案免動搖兩岸發展

2014-08-24 00:00

    妥處張案免動搖兩岸發展

    “陸委會”前特任副主委張顯耀去職接受調查,風波越演越烈,未來會如何發展,難以預料。最令人擔心的是,兩岸關係或會受到嚴重衝擊。如果因張案令兩岸互信受損、協商停擺、關係倒退,對台灣、對馬政府而言,將是不可承受的重。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我們注意到近日台灣一些媒體的有關報道,希望不要作不負責任和子虛烏有的猜測,以免對兩岸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張顯耀事件震撼台灣,一向阻撓兩岸關係、干擾兩岸經貿合作的民進黨,必會藉此渲染兩岸交流協商的恐怖氣氛。這對於以“兩岸牌”為重要政績的馬英九當局,恐會雪上加霜。台灣“立法院”將於九月份展開新會期,馬英九本人心焦如焚的兩岸服務貿易協定能否過關,是一大挑戰;民進黨還以“一邊一國”為版本的兩岸談判監督條例來火上加油,使未來的兩岸經合向前邁步更為艱辛。一旦他們擋住了兩岸經合,馬英九當局的經濟政績就遭削弱,這是民進黨奪取政權的基本戰略。如今,張顯耀事件又給民進黨提供了彈藥,民進黨勢必在年底的“九合一”選舉和一六年“大選”大造文章。

    張顯耀是“陸委會”的特任副主委,是兩岸談判的主要角色,下台風波涉及職務權限,迄今仍撲朔迷離、等待釐清。但該案反映馬英九對兩岸談判、兩岸政策決策與執行、指揮體系,已經出了問題,在後續的兩岸談判過程中或會造成“寒蟬效應”,不容輕視。由於兩岸目前正值貨貿談判,在張顯耀案發生後,前線談判人員如果沒有得到明確的授權,未來談判恐怕難有進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否因此停滯、倒退,值得觀察。

    短短數天,張案令台灣亂了陣腳,尤其是馬團隊內部鬥成一團,且短期內難以收拾。其對國民黨政府的衝擊程度,完全不亞於“馬王之爭”,而且有越演越烈之勢。“馬王不合”,馬當局已丢了“立院”,民進黨則肆無忌憚,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和兩岸經貿合作,若然長此下去,馬當局更加風雨飄搖,前途堪虞。

    台灣內部人事更迭,是正常調動抑或權力鬥爭,都應以不破壞兩岸關係為底線,才符合兩岸共同利益,尤其避免使馬當局引以為傲的“兩岸牌”失色。從國台辦日前對事件的回應可以看出,大陸不願見到兩岸關係因張案而受到負面影響,希望事件盡快落幕。張案已對兩岸互信、兩岸協商氣氛造成不良影響,對台灣第一線談判人員尤其不利,馬當局有責任管控張案下一步發展,勿讓事件繼續擴大。馬英九和整個執政團隊亦完全深知,六年多來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台灣不可捨棄的途徑,而且確實為台灣民眾帶來和平紅利,也就是不僅有利選情,台海局勢還呈現了六十五年來未有的緩和局面。美國官方和國際輿論均一致稱頌海峽兩岸經由善意互動所達成的和平穩定。

    張案目前正在不斷發酵,社會各界輿論洶湧。儘管馬政府竭力辯解,但是謎團難解,矛頭全部指向馬政府,看來不是馬當局想像的這麼簡單就可以處置得了,需要向全社會徹底交待。這樣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這是馬政府不可以忽視的。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兩岸總要持續交流,這是期待,也是對台灣、對馬當局的忠告。兩岸關係一旦出現嚴重問題,雖然大陸會受到一些影響,但只會是輕度的;相反,對台灣則可能是致命的。現階段馬當局更不要自亂陣腳,穩妥處理好張案的後遺症,以免事件進一步惡化,否則前途必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