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不慣樓上消費 工廈難引客流

2014-08-28 00:00

⬅工廈地方大,方便店舖陳列更多產品。

鍾小姐

    租戶冀活化助改消費模式

    不慣樓上消費  工廈難引客流

    面對地舖租金超出預期,空間面積局限大,不少創業者選擇向上發展,進駐工廈。有工廈創業者表示,客人樓上消費未成氣候,吸引客源有困難。加上工廈環境、上落設備較商廈差,部分客人有微言,期待未來推出的“工廈維修基金”,協助完善工廈設備。透過成功活化工廈,潛移默化改變居民既有消費模式。

    租金平空間大

    有嬰兒用品店在工廈開業近兩年,店長鍾小姐稱,由於店舖銷售產品種類多樣,需較大空間擺放貨品,唯街舖租金昂貴,成本過高加大經營難度,工廈正好提供足夠空間讓客人放心選購,租金較平,亦符合經營條件。以往受地方限制,客人只能透過圖片選購體型大的產品。現時設在工廈的分店面積佔地六千平方呎,有足夠空間陳列實物。她認為在工廈經營的最大困難是吸引人流,畢竟工廈非正式購物點,專程前往有困難。該店主要靠母店顧客群口耳相傳。

    第四屆行政長官候選人崔世安政綱中提及考慮設立“工廈維修基金”。她表示,現時不少人認為工廈購物環境欠舒適,無論入口、大堂、升降機等配設比不上商廈。作為工廈租戶,只能盡力裝修店面及內部設備,給予顧客最舒適的購物環境。大廈內的設備及外觀則須靠業主安排及處理。受地舖面積、租金等因素局限,商戶要找到合適街舖經營日漸困難,越來越多店舖陸續進駐工廈,估計未來對工廈需求會日益俱增,“工廈維修基金”可幫助大廈管理者優化環境,扭轉顧客印象。若可把工廈成功轉型為工貿大廈,相信更容易吸引人流。

    優化基本設施

    由於工廈屬工業用途,要轉型為商業用途可能需要法律配合,不排除未來會有餐飲業店舖進駐,例如私房菜等,這些店舖須領取特別牌照方可經營。可惜受大廈用途制約,牌照未必可輕易領取,希望政府可在法規上適當修法,降低投資者加入的門檻。建議參考香港做法,如豁免大廈繳交改變用途的費用,讓更多商戶利用工廈空間發展,正規地在工廈經營。

    至於基金投放會否有助店舖經營?她認為先將大廈應有的基本建設優化,例如合乎消防安全條例的設備。現時部分居民已逐漸接受在工廈購物,只要基本設備做好,相信可令更多居民願意踏出第一步到工廈購物。

    在工廈開設工作室的設計公司東主Patrick表示,選址面積較大的商廈,方便設計工作上的多媒體拍攝及放置器材,閒時空餘地方可租予同行或朋友,作臨時使用。

    客人介意出入

    該公司前後四次搬遷至不同工廈,場內設備是否完善視乎業主。幸好現址防火設備一早做足,水電設計也做好,否則十分麻煩。縱觀工廈地方大,惟走廊、地下大堂設計都不正規,部分前來接洽的客人會介意出入;工廈也非廿四小時開放,對經常通宵出入作業的設計者而言不太方便。

    目前正計劃由筷子基工廈搬遷至黑沙環一幢由工廈改建的商廈,該商廈打造成678文化創意園,拓展文創產業,工作室亦由現時二千多呎擴充至三千多呎,新址呎價也較現時優惠。他認為,目前工廈呎價仍有優勢,但商廈管理始終較好,尤其需要經常在工作室見客。曾想過搬回商廈,惟一般六百多呎辦公室不夠用。

    多元未成氣候

    至於本地工廈能否多元化發展樓上餐廳、工作室等,他認為要像香港般活化工廈需時很長,也有困難。主因本地人消費方式與鄰近地區有別,澳門人喜歡行街、香港人喜歡行商場,習慣樓上消費,逛工廈仿如逛外觀較一般的商場,但很少澳門人到工廈消費。

    現時市場對工廈需求慢慢增多,呎價也不斷上升,但要做到收支平衡、吸引人流不容易,主因兩地商業圈形成方式不同,不少人仍把工廈當倉庫。

    本報記者  君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