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挖特色 增配套 活舊區

2014-10-21 00:00

    挖特色  增配套  活舊區

    新橋蓮溪廟昨夜燈火通明,地道美食、工藝品、書畫藝術以至文創品等攤位俱備,人流絡繹不絕。該區坊眾為恭祝華光寶誕而設的蓮溪廟會“仿古一條街”正式啟動,為街坊及旅客提供新的玩樂好去處。惜檔期僅得三天,社區與交通配套欠奉,宣傳不足,影響有限,難將熱鬧的社區氣氛輻射到周邊。

    澳門各區皆有城區面貌與社區人文特色。以新橋為例,區內有廟宇、有地攤、有小商舖,小街小巷縱橫,人口密度高,是本澳歷史悠久的華人生活社區。旅客來到新橋,可暢遊蓮溪廟、石敢當行台、新橋花園、永樂戲院、消防博物館,以至白鴿巢公園及受官方保育的沙梨頭土地廟等景點及建築。亦可安坐新橋花園內茶座品茗,細味古今;到大街小巷找尋地道美食,大快朵頤,來一趟社區美食之旅。蓮溪廟一帶更是淘寶勝地,擺賣舊物商舖林立,與大三巴古董一條街異曲同工,但豐儉有別。

    多年前,坊會於此開辦過賀誕節慶或巡遊,吸引不少老街坊重遊故地,親身參與社區文化。亦有旅客專程造訪,感受本土舊區人文情懷。同時,新橋區傳統節日多,不同賀誕早已深入民心。官民懂得善用新橋街區資源打造成“仿古一條街”主題廟會,加插有得食、有得玩、有得睇的特色攤檔,有聲有色,可激活整區文化氛圍。

    綜觀坊會選點蓮溪廟舉辦特色廟會,亦有團體選擇在康公廟前地、營地大街、十月初五街、望德堂區乃至氹仔舊城區等開展具噱頭的主題市集,冀與社區風情有機結合。無奈因檔期短、社區與交通配套未到位等諸多因素,只能曇花一現,最終難以演變為區內平民夜市。

    說到經營夜市,使舊區或舊工廠活化成寶,台灣成功經驗堪澳借鏡。蓮溪廟內的“仿古一條街”要能成型並持續辦下去,當局須下定決心,因地制宜地訂出適合該區實際發展的規劃,或透過舉辦諮詢會蒐集各方意見,不妨鼓勵電影人進區取景開拍微電影,從藝術角度反映舊區形象,以電影語言闡述社區風情。

    澳門舊區林立,多處於“澳門歷史城區”及其緩衡區內,當局可考慮以搞旺新橋為試點,再因應各區訂立相宜的活化計劃,善用社區資源推動文化旅遊,以整區保育概念來活化舊城區環境與建築物。新一屆特區政府有計劃保留“澳門歷史城區”小街小舖商業特色,保存特色老店及小商舖發展土壤,當局宜盡早推出鼓勵措施,吸引特色商戶進區營商或擺攤,可令社區煥發新的色彩。

    萬變不離其宗。不管要搞旺新橋或其他舊區,同樣需要官民合作、同心協力,訂出前瞻性計劃。倘要讓新橋“活”起來,關鍵是加強文化包裝,適切修繕街區面貌,令新舊社區協調和諧,為旅客營建良好的休閒步行環境。同時提供點對點交通配套,多渠道宣傳新橋區的歷史與文化項目,增強吸引點。多管齊下,有助增強輻射力,為社區帶出新的轉機。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