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郭台銘喊話綠營要自省

2014-11-19 00:00

    郭台銘喊話綠營要自省

    距離台灣“九合一”選舉倒數十多天,台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日前向他心中的“經濟選民”喊話五十六次,並強調,“如果我是外國人,我不會投資台灣;如果我是台灣人,我會縮減在台的營運規模。”話音剛落,十六日台中市長胡志強證實,鴻海本來在台中投資二千億新台幣開發的“智動化創新園區”,投資進度暫停,時間點似乎巧合,難免惹人遐想。

    郭台銘日前接受台灣知名主持人陳文茜專訪,他一開始就提到台灣的三大優勢及三大劣勢,優勢是“人才、法治及社會安定”、“科技基礎扎實”、“與大陸同文同種”。劣勢是“用政治邏輯思考經濟議題”、“缺乏強有力的政府”、“兩岸互信程度在退步”,這三大劣勢把台灣原有三大優勢抵銷了。郭台銘說,台灣的市場太小,要發展技術、要培育人才,絕對需要以大陸市場為腹地,“全球都在要,我們為甚麼要放棄這個市場?”兩岸自由貿易開放,台灣本來走在比較前面,但台灣的政黨總是用政治思維看經濟議題,導致經濟議題常出現不理性思考及決定。政治應該是為經濟服務的,但台灣的情況剛好相反,反而成為經濟發展的絆腳石。

    綜觀現階段有兩個背景迫使郭台銘選擇站出來,一方面是台灣“九合一”選舉已到關鍵時刻;其次是大陸與韓國近日宣佈完成FTA談判。按過往記錄,郭台銘的政治取向明顯,擔心選舉選錯人,繼續拖累經濟發展;有關陸韓FTA的衝擊,郭台銘認為“台灣的優勢僅能再維持一年半”。

    郭台銘的言論得到不少迴響,敏感者會覺察到郭台銘對台灣政治、經濟環境幾近絕望。郭台銘這番喊話,呼籲“立法院”早日通過服貿,降低陸韓FTA衝擊,結果卻被當成替國民黨助選,由此可見台灣選舉當前的非理性氣氛有多麼濃。他事實上已就是否“出走台灣”發出通牒。

    其實,郭台銘要求的只是一個公平的政經環境,讓他可以投資,讓外商可以進入台灣,但台灣因綠營支持者的“反中恐中”、反商仇富,使經濟議題無法理性決策,最後都要用不理性的政治手段解決。現在兩岸服貿、貨貿等卡關空轉,前提居然是太陽花學運時妥協“立法”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必須先行通過。諷刺的是,該草案在“立法院”連付委討論都被擋下,審查機會一點都沒有,島內黨政協商發揮不了作用,形同虛設,“立法院”席次最多的國民黨,淪落至此。民進黨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為擋箭牌,最終再設關卡,全力阻擋服貿、貨貿通過。郭台銘此刻站出來,當然希望能力挽狂瀾,救救台灣經濟,可惜台灣挺綠的選民和政治氣候正在迫郭台銘,迫他“離開台灣”。

    大陸與韓國宣佈完成FAT談判之後,引起台灣產業界一片恐慌,部分人評估五年內台灣會損失六千億新台幣以上的商機,但亦有人認為這種說法有些誇大,陸韓即使簽署了FTA,但這是需要時間逐步達成的最後目標,台灣方面只要加快自由化腳步,未必不能後來居上,只要台灣能夠提升產品品質,並且後續腳步跟得上區域一體化,未必註定是輸家。

    然而,兩岸之間有共同的語言、文化,更有超過一百五十萬以上的台商與家屬,在大陸打拼經濟,竟然受制於意識形態、認同的泥沼。從簽署ECFA以後,兩岸經貿談判,被綠營設置的假議題打敗,節節後退,刻意製造矛盾,真是匪夷所思。

    縱使島內有識之士談的都是台灣經濟現狀的事實,可惜綠營支持者不會懂、不想懂;兩岸服貿、貨貿對兩岸經貿以及台灣經濟未來發展皆有非常重大的意義,更是台灣化解陸韓FTA壓力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