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新聞特搜
  • 貨車撞限高指示牌無人傷
  • 中年漢墮援交騙局失八萬
  • 三男女墮兼職騙局失兩萬四
  • 工人維修舊大橋惹跳海虛驚
  • 珠澳發佈法律指引助規則銜接
  • 澳今明料大雨雷暴
  • (新聞小語)用好琴機遇 擦亮澳名片
  • “灣事通”優化境外人士服務
  • 醒目識別找續騙局
  • 粵澳銜接四典型案例公佈
  • 粵對接港澳規則獲三大成果
  • 工聯北綜體驗製作銀戒
  • 工聯好SING音樂韻悠揚
  • 國情教育扎根社區
  • 廣西品茶會四百人參與
  • 中華青年民族交流營報名
  • 道協參演港科儀音樂會
  • 高血壓研討會分享科研成果
  • 城鎮景觀培訓分享成果

申遺後保育須強化

2014-12-11 00:00

    申遺後保育須強化

    澳門又多兩項國家級非物質文遺。至目前,除了世界級歷史城區,小小澳門已擁有八項國家級殊榮,殊不簡單。文化遺產豐盛,但如何善用以優化旅遊和推動多元產業,仍然是未打開局面的課題。與此同時,接二連三破壞城區景觀、古建築遭拆建,以至文物失竊或遭祝融破壞,甚至傳統技藝後繼無人、育人資金短缺等,都讓人對大大小小的文遺保育感到憂心。除了靠法律法規保障,提升全民保育意識,增加資源投放,以及將文遺資源與城市和社經發展緊密結合,迫在眉睫。

    國務院公佈,由媽閣水陸演戲會申報的“澳門媽祖信俗”及柿山哪咤古廟值理會與大三巴哪吒廟值理會聯合申報的“哪吒信俗”兩項澳門非物質文遺項目,近日成功晉身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同期還有香港黃大仙信俗等四項目。顯見國家認同港澳團體傳承與發揚傳統文化成效,並給予最好的鼓勵與鞭策。包括新增的兩項目,澳門共有八個項目列入國家級文遺名錄,這與官方協助、民間努力、社會各界支持分不開。

    綜觀今年三月起實施的《文化遺產保護法》,近日剛結束的《澳門歷史城區保護及管理計劃》框架文本諮詢,以至當局現正開展的全城文物普查,皆關注到非物質文遺。以剛入遺的“澳門媽祖信俗”及“哪吒信俗”為例,反映不同的民間俗神崇拜,屬本土傳統文化節目,與居民生活緊扣,是社區文化之靈魂、歷史城區勃勃生機之源泉。

    旅遊部門積極推動社區旅遊,優化各區指示牌,但如何做到“引人入勝”,引旅客進入舊區覽勝並參與活動?澳門既有多項澳門級與國家級非物質文遺代表性項目,當局應深思如何發揮綜合優勢,善用資源,配合社會可持續發展。

    小小澳門能有八項國家級殊榮,理應珍惜,惟不少獲殊榮的非遺項目,皆由民間社團主導,多面臨團隊老化、單一化、資金有限及保育意識淺層等局面。持續開辦傳統活動尚算可以,要走出門戶推廣,甚至不斷提升文化藝術層次則困難。部分團隊聲言獲取殊榮後現狀不改,對前景感到憂慮。

    政府協助團體將具本土特色的節目申報入遺,有助增加保育意識,也引領大衆共同關注、參與傳承。但申報成功後推動保育工作更要加強,應思考如何集中展示,加強保育培訓,配合新思維、融合新文化意念,更好傳承和發展。如善用文遺空間或於新填海區興建非遺展示館,讓已入遺及具條件入遺項目陳展,加強民間認識;調研傳承個人或團體所面對的種種困難,給予扶助,切實解決排練場地不足、人才缺乏等。

    全面宣揚本土非物質文遺,任重道遠。當局可藉開展全城文物普查契機,推出更多鼓勵措施,訂定長遠支援計劃,鼓勵民間參與,踴躍提交具潛質的項目,使更多具歷史價值的傳統文化項目獲妥善保育,延續和發展本澳文化傳統。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