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歸僑堅持愛國愛澳愛鄉

2014-12-15 00:00

劉藝良

    歸僑堅持愛國愛澳愛鄉

    劉藝良接受人民日報記者訪問

    澳門歸僑總會會長、澳門中國和統會會長、澳門中華總商會副理事長,特區政府經濟發展委員會、公共房屋事務委員會、勳章獎章提名委員會委員,連續四屆的全國人大代表……這就是劉藝良。

    社會個人發展分不開

    長期從商,劉藝良對經濟數據特別敏感。他告訴記者,澳門回歸前經濟持續下滑,連續四年負增長,居民收入下降;回歸後,二○○一年本澳生產總值基本恢復到回歸前的最高年份,此後保持年均雙位數的高增長。二○一三年澳門的人均GDP逾八點七萬美元,是一九九九年的近六倍;回歸前澳門社會治安情況較差,綁架案、槍擊案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澳門形象,影響投資者信心。回歸後澳門成為大中華地區乃至全世界安全的城市之一,由無名小城發展成為擁有世遺歷史城區,多項國際會展、論壇(峰會)、頂尖體育賽事舉辦地等豐富內涵的知名旅遊休閒都會。

    “個人發展和社會整體發展是分不開的。”劉藝良以自身為例,“作為一名房地產業界人士,對這個行業感受尤為強烈。回歸前,房地產業發展困難重重,很多人都負資產,打工的失業率也很高,沒人看好澳門,大家都不敢買房。有人開玩笑說,在新口岸區用機槍隨便掃射,都掃不到一個人。“回歸後,經濟騰飛給企業發展帶來了很多機遇,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原先想都不敢想。”

    僑總名稱體現愛國心

    新近當選為澳門歸僑總會會長,介紹起僑總時劉藝良滔滔不絕:“澳門歸僑總會成立於一九六八年,至今有四十六年的歷史。僑總的成員來自全世界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主。”

    “僑總的成員有濃厚的愛國情懷。”劉藝良特意向記者介紹了澳門歸僑總會名稱的由來:“當年成立時,澳門還在葡萄牙的管治之下,創會的老一輩們認為澳門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堅信澳門終有一天會回歸祖國,因此把這個團體定名‘澳門歸僑總會’,也就是歸國華僑總會,而不是‘華僑總會’,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僑胞的愛國情、愛國心。”

    澳門歸僑長期以來愛國、愛澳、愛鄉,支持祖國和特區建設。在澳葡政府時期,僑總在保障僑胞在澳門居留的基本權利、提供出入境便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澳門回歸後,澳門歸僑以及僑總堅決擁護“一國兩制”,擁護澳門基本法,支持行政長官和澳門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利用自身擁有的廣泛社會聯繫和人脈資源,積極促進澳門與海內外的交流、交往和合作,積極參與特區建設,已經成為支持特區發展的重要力量。僑總還以澳門為平台,多次主辦、承辦了“華僑華人聚濠江聯誼大會”等國際僑務活動,每年組團出訪周邊國家和華僑聚集地,與當地僑社、僑領聯誼交流,為澳門引進外資、引進人才、經濟多元發展作出貢獻。

    澳作平台促和平統一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是劉藝良的另一個重要身份。他說,作為兩岸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澳門與台灣的社會制度、生活方式相似,歷史聯繫密切,地緣優勢明顯,澳台兩地各種形式的民間交往頻繁,澳門還是台灣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地。同時,澳門對台灣同胞出入境政策寬鬆、澳台直航航班頻密。對於很多從未到過內地的台灣民衆而言,澳門是進入內地之前的緩衝地帶,很多台灣同胞樂意先到澳門,以澳門為過渡或緩衝再進入內地。

    劉藝良表示,在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上,澳門和統會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發揮澳門在兩岸關係中的橋樑和紐帶作用,深入台灣中南部與台灣各界廣泛交流。同時加強與內地有關部門的交流和合作,繼續辦好每年的“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研討會等傳統品牌活動,繼續加強澳門和統會與世界各地統促會等社團交流,壯大世界支持和平統一的力量。(蘇 寧   江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