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踏實改善民生 不搞擾民政治

2014-12-19 00:00

    踏實改善民生   不搞擾民政治

    明天就是回歸十五周年紀念日,近日中央接連向澳門送出賀禮。三個口岸直接間接實現廿四小時通關,加快同城化,為澳門紓壓,長遠推動產業多元;昨日粵澳又簽署一百五十三項服務貿易自由化,中央更打算在年底實現澳門與內地的服貿基本自由化,鼓勵作為服務城市的澳門擴大發展。同一時間,一個針對澳門青年創新和多元發展的創業谷和廿億創業基金亦在橫琴啟動……一系列舉措,都為了讓澳門持續繁榮穩定,逐步克服困難,藉着改變空間和補充資源,增加澳門人尤其是下一代人生活和發展的可能性。

    回歸十五年來,中央給予澳門的政策優惠和資源輸送,碩果纍纍,不僅僅體現在種種以驚人幅度增長的經濟數據上,每一個澳門人都能切身體會和感受。無疑,急速的發展過程中,因為種種直接和間接的原因、外在和內在的因素,社會積存了一些矛盾,如城市基建滯後和人口急增為居民生活帶來困擾;太快的發展步伐和居民的適應能力之間的距離,引發了居民的抱怨,以及政治結構轉型和公民參與之間的磨合,出現難以避免的意見交鋒,以及不同利益板塊的碰撞。這些都是中央和特區政府,乃至於澳門社會、每個公民,未來應該投放更多精力,想方設法改善的領域。

    年初以來,中央和特區政府已經陸陸續續、直接和間接地針對一些問題根源採取措施,尤其是博彩領域和受其牽引的樓市樓價,並逐步見效。預料未來在保持澳門穩定發展的同時,類似的以規範經濟行為來調整市場應有秩序的政策措施陸續有來。澳門社會除了觀望,應該在過程中多作建議,嚴加督促。

    民主監督和民主議政如何不淪為民粹,不出現如香港“佔中”般的“民主暴力”和擾民政治,非常值得澳門社會警惕和認真汲取經驗教訓。尤其青年一代,學校尤其是大學如何幫助他們客觀認識所面對的新時代和新發展局面,而不僅僅以東西方的意識形態之爭,或者西方價值觀對東方社會的批判,來主導他們的發展觀和看待社會問題。

    澳門人應該正視發展問題和施政缺失,卻不是藉由放大發展負面效果而佔據政治道德高地,從根本上否定“一國兩制”、現行政治制度和執政理念,從而破壞官民互信、煽動階層矛盾、製造政見鴻溝。這樣不但未能改變社會,反而拖慢了經濟發展、民生完善和政制改革。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