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經濟轉型政策要跟上

2015-01-06 00:00

    經濟轉型政策要跟上

    博彩業收入持續放緩,但旅客仍維持增長;賭廳萎縮熱錢減少,連帶房地產及奢侈消費亦降溫,多元產業能否趁勢而起,一系列經濟轉型問題將成為社會焦點。除了企業經營模式急需轉變,無論大型博企還是中小企,政府經濟和產業政策或亦要作全盤審視。如地產業者提出為首置者放寬按揭上限,助首置者把握樓價下行的“上車”機會,同時亦平衡本地樓市面對周邊低價樓盤的壓力,社會各界不妨討論,權衡政策效益和風險。

    元旦三天各口岸出入境人次達一百二十萬,較去年的八十萬增五成。現時每逢小假期都會吸引大批旅客來澳,以剛過去的三天元旦假期為例,客量之多要實施人流管制。尤其香港發生“佔中”事件後,國家旅遊局收緊內地遊客赴港簽注,來澳內地旅客明顯較過去增加。作為旅遊城市,治安等往往是旅客選擇旅遊地的考慮因素,相信捨港取澳效應或會持續一段時間。加上本地旅遊業仍擁有不少發展優勢,衆多大型項目陸續鋪開,硬件設施已處國際前列。隨着旅遊澳門越來越傾重大衆休閒度假,管理政策和設施配套須及早完善。

    澳門回歸十五周年,中央贈送多份大禮,其中居民期盼已久的新通關措施,造就旅客和外僱或毋須如過去般衝關。尤其臨近的旅遊高峰——新春假期新通關措施將見真章。以往新春旅客排隊過關往往要兩小時,抵澳後再迫公交入旅遊區,若當天來回真正留澳僅短短數小時。延長通關或會減低峰值,但能不能在時間段上分流市區遊客,減輕旅遊景點負荷,或仍需要措施輔助。

    橫琴實施廿四小時通關,理應發揮最大分流作用。但參考過去多個黃金假期,縱使最繁忙的拱北口岸有穿梭車接載旅客轉往橫琴口岸,成效一般,主因未能解決旅行團大軍的交通接駁問題。現時旅行團經橫琴過關,要轉車兩次,既不方便,成本亦高。此外,接駁珠海市中心和橫琴的公交仍較少,要增加口岸使用率,應做好全方位配套。

    經濟形勢轉變,帶來機遇亦伴隨挑戰。賭收放緩、豪客減少,有助推動經濟適度多元。不過,客源模式轉變,亦考驗本澳吸引力和留客能力。旅遊局正計劃推出新旅遊路線,除了景點亦加入特色店舖、食肆或手信店。不少本地特色中小企因為舖租高昂遷到三、四線區份,有利政府串連景點包裝美食、文創等路線,務求讓旅客在不同區份“尋寶”,豐富旅遊元素,亦達到分流作用。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