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夏寶龍:澳教育“做得好”
  • 學生深感夏主任關心
  • 長義協訪聖瑪嘉烈中心
  • 輔仁社睡佛堂派福袋
  • 三明政協主席訪澳鄉親座談
  • 防騙工作永在路上
  • 灣區大學生稅收辯論賽揭曉
  • 毅盈女協邀母親嘗拉麵賀節
  • 青年峰會探“演藝之都”
  • 經民智社誕新閣續獻力
  • 金行義工親子清潔海灘
  • 金業公會考察番禺四會同業
  • 各界:堅定自信多作貢獻
  • 南安博士智庫返梓考察賦歸
  • 澳青哈爾濱探合作機遇
  • 文博會下周深圳開幕澳參展
  • 硬筆書法展大炮台迴廊開幕
  • 國慶牌樓口述歷史研究啟動
  • 海暉幼兒了解澳海事歷史
  • 新華夜中辦財務管理培訓

新城非靈丹 舊區先破局

2015-06-30 06:30

    新城非靈丹   舊區先破局

    萬衆期待的新城填海規劃第三階段公衆諮詢拉開帷幕,未來一個月社會各界必定熱烈討論,為滿載着“新希望”的美好藍圖各抒己見。新城規劃重前瞻,卻非無本,須立足現實、破解難題,總比雙脚離地、遠眺“海市蜃樓”更實際。

    澳門地小人多,三十多平方公里擠了六十萬人,為全球居住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自從中央慷慨支持澳門填海造地多卅二平方公里,機遇千載難逢,社會對“填多一個澳門”寄予厚望。對於各方訴求和願景,當局取態雖非“有求必應”,但也是積極回應,不敢怠慢。

    例子不勝枚舉,居民熱切期望增加房屋供應解決“上樓難”,結果A區順應民意,去年調整原來的規劃思路,成為以公屋為主的住宅區,住宅單位急增至三萬二。促進經濟適度多元,滿足“宜居”、“宜遊”宏願,低碳綠色節能新區、環保綜合交通體系等,都成了新城區的使命;文化界要求展演空間、青少年盼望康體場地、社會服務界尋求設施空間、教育界呼喚“學校村”,長期受制於空間不足的訴求接踵而來。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城建問題,如燃料中途倉、垃圾及污水處理設施以至修車場等,全都因新城填海造地而迎來轉機。

    問題是,新城填海是否解決所有現實困難的靈丹妙藥?居民把所有美好願望都押在五幅填海地上。只是這一夢,不但十年八載才有望成真,更怕成了將今天要解決的現實難題留待明天的藉口。前債未償,後債又來,如此“拖延症”發作,積壓問題無日無之。出路難尋,縱然有了新區,舊區問題仍然要解決。

    澳門面對的難題並非“無解”,要的是一個有魄力、敢承擔的政府有所作為。當局力陳土地使用殆盡,不得不訴諸新城,但以全澳廿二萬個住宅單位、人口調查平均每戶三人計算,即全澳六十萬居民理應“人人有屋住”。導致資源錯配的原因,一是私人樓市遠超一般居民的購買力,二是公共房屋未足以成為私人市場的補充。倘政府始終以“自由市場”、“研究”為名“拖字訣”,住屋問題從何解決?又如神憎鬼厭的交通問題,連司長亦痛斥增速失控的私家車是元兇,卻偏走不出“死胡同”,執拗地要完善公交再控車?交通,很可能是現階段影響新城規劃認受性的關鍵因素,特別是新城與港珠澳大橋落地人工島之間、新城與舊區之間的交通接駁問題。年前新城規劃二階段諮詢,適值輕軌開工不久,儘管走線問題已有爭議,但居民對工程還有很大期望。今天輕軌工程陷於泥淖,落成無期,如何滿足城市擴展的交通需要?污水處理、燃料中途倉要置於珠澳人工島,是通過區域協調、科學規劃合理佈局,抑或一廂情願?

    新城規劃是小城持續發展的希望,居民寄予無限憧憬,但不能永遠停留於讓人神往、又不可企及的空中樓閣。今日不破舊立新,明日新城就會成為今天的“翻版”,社會無法接受,為政者也難向土地主人交代。

    夏  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