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選舉涉違規宣傳五宗 卅二人重簽代表法人
  • 南海伏季休漁結束 百多漁船出海作業
  • 菲婦感染登革熱危殆 今年第六宗輸入病例
  • 房屋局加緊為經屋做契 向青怡購者發出許可書
  • 檢院對9被告裁判的聲明
  • 特首晤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 經局講解青創援助申請條件
  • 陸澳全力追查電騙 司警絕非坐以待斃
  • 新批發市場快將運作
  • 非漢瘧疾今年首傳入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調查將開始
  • 港男涉爆竊女友疑作假證詞
  • 問題利賓納回收擴大
  • 史文工作委員會開會
  • 世旅經論壇興義舉行推介晚宴
  • 井岡山幹部教育學院 澳同學會成立弘揚愛國
  • 宋碧琪重申繼續為民喉舌
  • e行卡•澳門通首發
  • 施家倫建議炒庸官還富於民
  • 陳明金盼來屆立會積極 完善公共利益民生法案

議員關注本澳教育和人才政策

2015-08-07 04:47
  【本報訊】多位議員繼續關注高教辦架構、人才政策及融合教育發展等問題,有議員則建議當局對本澳高等教育素質多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等要求的不斷提升,推動澳門高等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建議改革高教辦架構
  議員施家倫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建議改革高等教育輔助辦公室的架構,推動高等教育發展。他稱,本地高等院校、學生、教學人員和課程的數量均呈數倍增長,相關管理幅度和複雜性大大增加,又指高教辦架構十分簡單,在挽留人才方面有較大困難。更重要的是,社會高度關注的《高等教育制度》法案正在立法會審議,將在教育素質保證、高等院校的管理、課程設置、師資培訓、人才培養、教育資助等方面的職能作出修改,其中擬引入的高等教育評鑑制度、透過高等教育基金施行的高等教育資助機制,是高教辦的兩項新增職能。
  高教評鑑是保障澳門高等教育質素的主要手段,高教資助將引導澳門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為配合高等教育不斷發展以及新修訂《高等教育制度》法案的順利實施,特區政府應確保給予必需的技術和行政支援,有實際需要調整現在高教辦的架構和職能。
  施家論建議,應該完善高教辦技術辦公室的內部配置,下設的項目組,應根據具體的行政職能,改設廳、處等層級架構,由此一方面為相關人員架設晉升管道,更重要的是,能夠為各大高校、廣大師生提供必需且完善的行政支援,以應對本澳高等教育素質多元化、現代化和國際化等要求的不斷提升,推動澳門高等教育事業的向前發展。
  倡高門檻引進一流人才
  議員高開賢和崔世平在立法會議程前聯合發言,建議參考內地、港臺和新加坡做法,增設“一流人才引進計劃”,以高門檻、高待遇方式,吸引特定類型的高素質人才落戶本澳發展,認為可從根源入手,適度加快整體持續競爭力。他們認為,“人才發展委員會”顯示澳門人才比例不少,但數量能否足夠推動各行業發展令人疑慮,希望及早和全面推出短、中、長期人才政策思路。在培養人才的同時,也兼顧產業升級轉型的需求。
  議員劉永誠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認為,本澳面對區域合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應盡快培養高質素下一代,為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他建議當局在寒暑假期間,組織及舉辦以愛國愛澳、參觀現代都市及培養道德觀為主題的交流體驗活動,預防年青人沉迷網絡、吸毒及賭博等不良行為,有利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議員陳亦立在議程前發言時建議當局用最大力度支持澳大健康科學學院開辦醫學專科學院,以提高澳門整體醫療水準,扭轉澳門“睇病難”的局面,並期望未來醫學專科學院首期開辦的課程先考慮本地最缺乏的科目,招生數目上需符合十年八載可延續性的用人計劃,回應社會需求。
  融合教育發展粗疏
  議員宋碧琪在立法會議程前發言時認為,目前融合教育發展粗疏,“有教無類”本意是好,但“因材施教”才適應現今的特殊教育需求。
  宋碧琪稱,政府未有規範具體的推行方式,同時校內嚴重缺乏駐校輔導員、語言治療師等,在配套不足下難以切合個別差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