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氹仔蘇利安圓形地行人過斑馬線被撞致死 私家車懷疑斑馬線沒有讓行人
  • 議員指旅客激增 官也街垃圾多、衛生環境差 旅遊局:派發「文明旅遊指南」提醒旅客
  • 文發基金「溫提」牽行內熱議:涉及「不雅、暴力、色情、淫褻、賭博、粗言」或失資助?
  • 「澳車北上」拱北隧道車禍 澳父子一傷一死
  • 土生葡人作家飛歷奇百年誕辰 文化局將辦系列活動 加深公眾認識中葡文化及文學
  • 前民署稽查員濫權判工程給相熟公司 再下判收工程差價 被囚8年 上訴失敗
  • 25名公務員參與領導力培訓班 公職局:加強引導公務員深入了解新形勢下的國家發展大局
  • 以盲人點字課程促進了解
  • 愛都將拆卸、「幸運女神」壁畫拆走 文化局:壁畫將移置新中圖 更好地發揮「連接建築的過去與未來」
  • 「澳門新街坊」進入驗收階段 都更公司:爭取八至九成按歇貸款
  • 探究殖民史 本澳視覺人類學者張健文與波蘭藝術家媽打沙律柏林演出偶發藝術
  • 延長5個月再付136萬「關前薈」總數達657萬 經科局:正計劃新元素 若有新採購按程序公開資訊
  • 時代的瓦礫—最後的愛都與幸運女神
  • 「積極」回應社會對的士服務需求?林衍新: 或「極短期」開投500個8年期的士牌
  • 長者公寓11月6日起開始接受申請 料明年第四季入住 法規訂定申請人須年滿 65歲且具自理能力
  • 使多81萬公帑租設備? 「關前薈」撞工程延遲開幕個半月 經科局:未「準確」評估影響 需吸取經驗 加強溝通
  • 今晚起重鋪關閘至友誼圓形地一段友誼橋大馬路路面瀝青 費用二千多萬 預計34個工作夜
  • 「整治及優化」大炮台周邊 梁惠敏:讓市民和遊客能有一個更舒適空間步行上大炮台
  • 常水浸、難停車 內港23、25號碼頭迎「活化」? 歐陽瑜:不會因此阻礙內港舊區發展
  • 財政部今在發行國債50億 金管局:受到市場歡迎 獲得超額認購

澳門國際聾人電影節後記:讓聾人的聲音被聽見

2015-08-09 20:02

本地紀錄片導演林健均

香港聾人電影導演張倬豪
隔著屏幕,女孩在網絡遊戲裡認識了新朋友,在對話框裡彼此都聊得很開心,但當有天真的碰面,還是有一道看不見的牆,只因為她聽不到…..上周舉行的首屆澳門國際聾人電影節,除了有外地的作品,還有一班本地弱聽人士首次編導的短片。這部《別只看表面》講述了弱聽人與健聽人之間,如何從陌生到熟悉的友誼。
 
 
負責指導這工作坊的本地紀錄片導演林健均,前年應「風盒子社區發展協會」邀請參與香港的聾人電影節,讓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到澳門後在與其他聾人NGO團體討論,最終敲定舉辦工作坊及電影節。林鍵均覺得澳門在聾人的活動上比較傳統,主要以義工為主,他們能夠進行創作的活動比較少。或許正因為機會不多,林鍵均發現他們在學習上特別珍惜和認真。「一般的學生,特別是那些已經拍過一些小短片的人,比如說寫劇本大綱,可能就花一個晚上寫而已,但是對聾人來說他可能是用了一天的時間不停寫不停寫。」
 
 
林鍵均說,他讓學生在劇本上自由發揮,後來意外發現大家寫的內容都是在講聾人跟健聽人士之間的溝通隔閡或者相處出現的問題,「這可能是他們平日感到委屈,或者是被壓抑的地方,在溝通方面他們被擋住了,所以他們可能和其他健聽人相處的機會不多。」
透過鏡頭,聾人有機會思考自己要表達什麼,而健聽人也有機會去聆聽。
在電影節的映後座談上,來自香港的聾人電影導演張倬豪認為,聾人電影就是一個中間的媒介,打開一個窗口,讓外界了解聾人想法,他們的生活細節和文化。在他其中一部作品《Dictation》便是講述香港政府不支持手語教育的情況下,聾人孩子在學習上所面臨的困難。透過手語翻譯老師轉述,張倬豪說,「看到這部電影的聾人會想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也讓健聽的人了解這些。」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