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 梁孫旭促檢視缺場地的熱門運動 馬場用地或可開闢為臨時體育場地
  • 拆掉再重組

【論盡者言】論新城規劃十大關係

2015-08-14 11:50
新城填海區總體規劃,可說是澳門特區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城市發展空間規劃項目。根據2010年10月的新聞消息,特區政府委託中國城市規劃學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展澳門新城區規劃草案和方案的研究編制,費用為三千二百萬元,預計2012下半年完成,研究單位會提交《澳門新城區綜合規劃技術報告》和《澳門新城區綜合規劃過程報告》,並向社會展示最終規劃。伴隨著規劃研究,工務部門同時推動的大型諮詢,亦可視為本地諮詢政治的一個高潮。
一如特區政府其他循例拖延的施政項目,從2009年啟動新城規劃開始,規劃時間已遠遠超出當初訂定的計劃,至今2015年已歷五年多。整個規劃過程,就諮詢而言,分開三階段,首階段透過公眾諮詢會、諮詢專場、專家座談等系列活動收集意見。第二階段的諮詢規模更大,除了以多組模型、互動電腦等展開諮詢,更斥逾百萬委託顧問公司做多層次民意調查。
到了現時正在進行中的第三階段(亦是最後)諮詢,社會本來期待政府應該披露更多資料,整合更完整的規劃方案,以凝聚新城規劃的共識為最後成果而落幕。但是,特區政府目前為止的表現,似乎只為整個規劃項目帶來一個與社會期待產生高度落差的反高潮結局。綜觀現時最後諮詢的規劃方案及諮詢過程,不但未能凝練出一個完善的新城遠景,反而引出了更多疑點。可惜的是,公眾本次的焦點幾乎全集中於B區限高的問題上。簡單歸納,我們整理出了有待澄清的十大關係。
一、新城舊區關係 在前兩階段的諮詢中,政府都會強調新城舊區協調發展的重要性。例如,新城A區與本島的關係,B區與南灣湖CD區的關係,以至CD區與海洋花園一帶的關係,並舉辦了多場的社區諮詢會。但現在,似乎只剩下新城五區本身的規劃,而新城與本島的關係,又留待甚麼東區協調發展規劃研究去解決。這不是本應在規劃中考慮的嗎?
二、區域關係 連新城舊區的關係都沒法顧及,那整個新城規劃更難奢望觸及區域關係。但是,新城A區位於港珠澳大橋人工島旁及鄰近珠海,因水域水流動力不足,現時已經出現淤塞臭味的情況,將來如何解決?BCD區位於珠海對望的十字門水道,眼見對岸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難道無需協調澳珠兩岸的規劃?
三、水陸關係 新城五區全都環繞水域而建,但在這最後方案中,亦少見觸及如何處理水岸線的細緻關係。澳門長期忽視本身的水岸資源,現在這個三千二百萬元的規劃項目,難道不值得做一個水岸資源的專業研究和規劃?
四、交通關係 本次方案雖然簡略圖示了交通安排的規劃,但存在的交通問題是明顯的,亦可能成為其中的一個災難性後果。試想像,港珠澳大橋可能成為旅客的主要出入口,但必須經過A區進入市區,而A區現在的規劃是高密度公屋區,本身並沒有甚麼可吸引停留的設施,旅客的穿越性交通加上該區居民需往區外上下班,形成的交通需求,本次規劃有足夠的評估嗎?CD區規劃成所謂的低碳綠色區,但沒有任何軌道交通的安排,到底如何實現呢?而跨海第四通道的具體方案,居然在最後階段,反而模糊化了。
五、產業關係 新城填海的最初目標之一是推動產業多元化,其中文化、藝術、文創、旅遊等產業是重點。但在現時的最後方案中,新城區土地利用中,商業用地縮減到只佔4.9%,如何提供足供產業發展的空間?多元產業的發展,是整個澳門特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體現在多份重要的政策文件中,幾乎可說是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首要任務。對待這樣的任務,這麼大規模的規劃方案,難道只是藍圖式的土地劃分即已足夠?
六、景觀關係 景觀關係是本次諮詢中高度爭議的議題,尤其是B區超高樓的模擬圖,直接表現在諮詢文本中,但沒有相應的陳述。聚集了社會的關注焦點,相關的討論已經很多,不再展開。
七、公私房屋關係 正式來說,本次的規劃諮詢是三次半。那半次是中間突然殺出對A區的大幅調整,增加大量公屋房屋,時機正在特首尋求連任的敏感時刻。以單一區塊來看,A區人口密度已經超過現有的澳門半島人口密度。假如,真的要容納這麼高的人口密度,同時又要有高比例的公共設施、綠地、交通,會是怎樣的生活質素?而為什麼公私房屋要如此完全區隔呢,政府是否應該在諮詢中說明清楚?
八、法律關係 新城規劃横跨了城市規劃法生效前後的階段,前兩次諮詢階段幾乎在沒有法律依據下進行。但是,最後的諮詢文本,號稱新城區總體規劃,是否應受城市規劃法規範?整個社會都沒有重視,整本文本主要以圖片為主,尤其是如夢似幻的效果圖,其實並沒有法律效力。就算新城規劃完成了最後的方案,如何成為一個法定文件?其程序又如何?政府從無交代。
九、公眾參與關係 在多方強烈要求下,政府才勉強稍為延長諮詢期,增加兩場公開諮詢。但是,這種形式化的姿態,其實離真正的公眾參與還很遠。尤其期間爆出政府與建築商界的飯局私會,令人質疑公眾的權力邊界如何劃分。
十、資訊對稱關係 以上林林總總問題,很多可能是由這最後的關係所引發或隱藏。在最後階段的諮詢中,資訊不對稱是個很嚴重的問題。規劃最初期,政府宣稱會向社會展示最終規劃成果、技術文件、過程報告,但社會最終得到的只是一本類似地產售樓廣告的冊子。因此,無論公眾提出任何質疑,政府代表的回答都可以規劃專家在詳細文本中已有研究搪塞過去,反正公眾無法驗證。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