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 今早清晨湖畔大廈火警 疑電線短路引致 150人須疏散
  • 巴士現性騷擾 嫌犯曾有前科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酒駕司機不顧而去
  • 昨晚上機場附近一女途人橫過馬路被撞倒 涉嫌醉駕司機不顧而去
  • 美國人權報告批本澳言論、集會、結社、政治參與等自由及權利「嚴重」受限制 特區政府: 罔顧事實、抹黑
  • 文發基金:去年批出資助約二億 涉一千七百多個活動及項目 一億多免息貸款待還
  • 指露宿初中生從未「幾日無返院舍」教青局:學生或因當時「一時嘅情況」導致此訊息
  • 內港碼頭對開海面昨日發現一男性浮屍
  • 本月初「少年」輕生 教青局未發稿公佈? 黃嘉祺:因應個案 「個別處理」
  • 石排灣業興大廈第八座停電逾一日半 修復需時 三長者需入住臨時院舍
  • 文化局:爭取今年內落成啟用青洲坊圖書館
  • 新中國精英:走向全球舞台的競爭之旅
  • 就「生態島」項目查詢市政署、環保局、海務局十數個問題 涵蓋海豚保育、環境影響、建造細節等 無一獲正面回應
  • 中葡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明開幕

遲來的交通環評報告 陳桂舜︰諮詢文本比賣樓書仲差!

2015-08-21 21:13

遲來的交通環評報告 陳桂舜︰諮詢文本比賣樓書仲差!

遲來的交通環評報告 陳桂舜︰諮詢文本比賣樓書仲差!
 
新城規劃明天舉行最後一場公眾諮詢,近兩個月的諮詢期裡,工務局在社會三催四請下才在諮詢期尾聲,公佈幾百頁的新城環境及交通影響評估報告。工程師學會副理事長陳桂舜認為,整個諮詢過程中,當局應該要重點提醒公眾的不講,無關痛癢問題卻讓公眾一再糾纏,「其實好多嘢根本政府係知既,兩份報告亦有提到應如何處理,問題在於佢釋出幾多資料。」他批評今次的諮詢文本完全沒有重點,「比香港的賣樓書仲更加差!」
陳桂舜舉例,有不少社團都提出新城區用海水沖廁的構想,但環評報告已經有章節寫明,澳門同香港的海水不一樣,未具條件用於沖廁;諮詢文本的圖片顯示CDE區會有水上活動設施,但環評報告指出,澳門水質差,建議「應避免在新城區附近舉行以人體直接接觸的水上活動」;另外新城人口密度會否太高,在社會有不少討論。但環評報告亦指出,規劃的16.2萬人已經接近適宜人口規模的上限,但政府一直都沒有提及上述這些重要的資訊。「作為工程師,無咁多陰謀論,最主要睇澳門係咪一個宜居城市,報告有好多嘢可以公開出黎,諮詢已經到第三階段,政府係咪可以執返啲重點出黎俾公眾討論呢?
至於新城B區文化設施偷換做豪宅,樓宇限高問題引起社會極大爭議,陳桂舜認為政府並沒有按環評報告做B區規劃,他指出環評報告清楚列明︰「B區平衡歷史城區的觀海特徵和現代開發,最大保留西望洋聖母小教堂的觀海視域以及半島和氹仔之間的對景視廊,避免屏風樓,調和博彩建築的誇張形象,配合開闊的濱海綠廊形成更優美的本島南岸天際線和海岸線。」
新城交通問題一直深受市民關注,交通局早前在諮詢會上大拍心口表示︰「無問題!」然而,陳桂舜指出,新城交通建基於公交優先的出行方式,但交通評估報告一開始就「狠插一刀」,指出澳門公交本身已經大有問題,再加上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通車後會令貨運物流經港珠澳大橋以散貨形式運來澳門,這樣會增大東北區的交通流量,而且A區只有幾個出入口,屆時A區內的交通無問題,但問題在於全部車輛會塞在這幾個瓶頸位置。
陳桂舜指出,新城區落成後一定會影響到舊城區的空氣通風,但環評報告卻沒有相關研究,「會變到幾差,在這份報告見唔到。」他建議政府應該要做一次全澳的空氣及交通評估,以配合適當的措施,改善澳門的居住環境。
新城規劃的焦點大部分都集中在住居問題,將來的就業政策以及經濟戰略卻少有人討論。陳桂舜亦擔心新城塞進16.2萬人,「我哋有無咁多土地用於經濟活動,養活咁多人呢?大家都要有工作,現時澳門多數都是雙職家庭,至少有兩個人工作,如果兩個都失業的,又點會繼續留在澳門呢?」
整個新城規劃令陳桂舜覺得有部分人為了政治任務,「將自己任期內解決唔到的問題,全部都推到新城區等未來再解決」,作為一名市民,更關心的是希望利用新城發展令澳門成為一個宜居的城市,「因為我們這一代生活在澳門,下一代亦生活在澳門,而新城影響最深的是我們的下下一代。」他認為現時有眾多專業人士為新城規劃發聲,「都係因為,呢一刻我們唔講,將來我們的子孫可能會怪責我們為何當時沒有發聲?」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