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張敬軒冇癮拍拖結婚
  • 張繼聰擔心女兒成長
  • 郭富城:到時帶女兒一齊睇
  • 《家家有本事》講腺病毒和肺炎支原體
  • 《澳門人》介紹風箏歷史
  • 純屬虛幻噱頭
  • 《人在花間住》廣州大劇院首演
  • 樂韻傳萬家下月舉行
  • 逸聲會知音今永樂響鑼
  • 盜版之害跨四分一世紀
  • 製作團隊分享拍攝心情
  • 話劇《蘇母》歌頌傑出女性
  • Kent哥扶持後進
  • 舒淇曬高竇貓照片
  • 原創話劇《鄧世昌》首演
  • 楊冪與導演識於微時
  • 陳嘉樺:醫生擔心我更年期到
  • 冼靖峰讚鄭則士關心後輩
  • 張家輝意大利宣傳新片
  • 視事關心

説説折子戲的演和畫

2015-09-16 06:30

李光林與陳淑芬合演《花迷蝶醉》

    説説折子戲的演和畫

    “寧穿破,莫穿錯。”戲行的一句老話。

    折子戲《潞安州》,陸登初上場還可甲胄鮮明,中間退場殺敵去了。再上場,戰袍卸去,可説戰情激烈,征衣殘破,散髮悲歌,合理!演《白龍關》下卷,白龍太子此時是敗軍之將,愴惶逃生,若再全身鎧甲扯直雉鷄尾,那就與曲意不合!

    演《飯後鐘》,說潦倒文人呂蒙正的故事。曲中説他冒寒掃雪,演出者拿着目下常見的掃帚,用疏格竹籮裝“雪”,那又怎盛載得起?是缺乏了這種生活經驗。

    《新霸王別姫》就差了懂粵(京)劇打筋斗的“龍虎武師”,卻找來個體操運動員,穿上馬僮服裝,打兩個側手翻,那就顯得不倫不類,簡直是胡鬧!

    演《五郎救弟》,六郎楊延昭是邊關元帥,穿僅及腰際的薄薄“披風”,那倒似《情俠鬧璇宮》的情俠,又怎似大將軍。要麼不穿,要麼穿得長袍圍身了……

    《打金枝》中的郭駙馬,若帽冠上豎起長長雉雞尾,那又太誇張了。因為他是回家拜壽,不是上陣殺敵,也不是上朝面聖。公主出場了,後邊隨着一位舉着紅燈的宮女隨行。那就連曲意也摸不透。紅燈是高高掛起(定點),不是隨處遊走的,糟糕的是,那紅燈不是中式宮燈或圓燈籠,而是日式長圓形的紙燈籠,最要命的是燈籠上印有“串燒”字樣,莫非演搞笑版的《串燒打金枝》?

    戲中有“拜月”情節,小姐半夜在後院向上蒼禱告,香案準備了,丫環拿三枝香用“安全火柴”擦燃,這又是甚麼時代?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丫環從幕側捧出香案,上已插了三炷點燃好的香,不就成了嗎?觀眾不會追問你用火機、火柴、火石點燃的!

    年紀相若的演員演情侶戲,水平如何?最多説演繹到好或欠佳。年紀相差大的,很多時會出現“阿媽教仔”的感覺;相反的,“老竇教女”的又似乎少人提及!

    有人畫折子戲《武松殺嫂》。那武松戴的帽有球(有叫“蓮子球”),向右方傾側。左耳旁掛有“英雄球”,一左一右,就擺平衡了。而畫者卻把那帽頂的球不見了,只是一條絨線,像“巴黎帽”。“英雄球”也錯放在右邊。武松腳下被繪成平面的高靴,這是不知劇情發展,武松還要到酒樓與西門慶大戰三百個回合的!應該穿薄底快靴。

    北方關良先生擅繪戲曲人物,他是看戲多年的老戲迷!

    有感澳門有些演出的折子戲,水平參差,故摘記一二,冀大家以後要多加注意,要有所改進了!

    楚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