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回應訴求鞏固市場信心

2015-09-23 06:30

    回應訴求鞏固市場信心

    經濟持續下行,各行業領域放緩程度不一,奢侈消費與少數大衆消費熱門品行情甚至各走極端。但總體而言,基於內外經濟調整才剛剛開始,短期內未有完結跡象,各行業前景信心難免動搖。該如何推進信心重建工程,以確保投資消費不至於持續冷卻,無疑是當前政府施政的一項重任。

    雖然年來各項經濟數據跌幅驚人,但市面氣氛和社會情緒未見過於悲觀,與回歸前澳門經濟持續低迷,人心徬徨相去甚遠。有此截然不同的表現,首先是經濟根基和社會財富過去十年來鞏固和攀升了不少;尤其是就業市場,回歸前人浮於事,如今就算失業率略為提升,但總就業職位規模遠遠超越本地就業人口。更關鍵的是對前景的預期,回歸前看不到出路;如今澳門人也算是見過“世面”,經歷過從低谷到全球矚目的高峰,應該相信經濟發展完全可以靠政策條件和技術資金來打造。

    長遠而言,背靠內地的地理優勢,依仗全球數一數二經濟體,面對如火如荼十數年的區域發展,澳門經濟遠景不可能差。但眼前的困境,無疑還是要靠各行各業去努力應對。

    鑑於經濟調整的根源來自於全球和區域性的結構變化,尤其是內地進入新常態,帶動澳門亦進入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大環境大格局下,一地政府很難有特效措施能在短時間內扭轉內外大局。能夠給予行業信心的,無疑是盡可能回應各種發展訴求,逐一解開綑綁企業發展的過時法律和行政障礙。長遠而言,應該從優化社會服務意識角度着手,逐步完善產業配套和豐富產業內容。

    上一波經濟發展潮,很多本地中小企慨嘆市場開放太快、步伐太急速,很多本地企業還未裝備好。事實上,絕大部分澳門人還不具備應對國際發展的技術力量和心理素質。面對洶湧而至的國際企業和競爭,本地中小企頗感吃力且遺憾不能受惠更多,能夠生存下來並壯大的,已經是幸運的受惠者。

    故面對經濟調整,恰好是高端消費與大衆消費之間的重新分配,很多本地企業希望政府可以加強扶持力量,讓行業提升競爭力和專業程度,以更好面對未來更長遠的發展和競爭。

    其中,強化整個社會的服務意識,各行各業深挖對居民和遊客的服務配套,公共機構向以人為本服務市民更進一步,也許是當前環境下,最能長遠優化城市、提升競爭力,同時創造新的發展空間的辦法。澳門貴為服務城市,撇除博彩等獨特元素,各領域的服務意識還處於最原始階段。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