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博會逾3.5萬人流 成交勝去年
  • (一家之言)餐飲業創新轉型引客
  • 財爺:首季經濟增長在預測區間
  • “積金易”平台6·26投運
  • 港府:促進香港融入國家發展
  • 陳國基:延續金庸熱講好中國故事
  • 攜程集團受惠旅遊業復甦
  • 抓緊低空經濟發展新機遇
  • 跨境理財通為金融機構帶來機遇
  • 關注中葡論壇會議新成果
  • 港股上周急升 後市考驗250天線
  • 聯線遊料倍增 做好跨境配套
  • 生產力:首買優惠 打開市場
  • 學者:提高顧客體驗 優化商品
  • 青企:以商業客戶作主軸線
  • 中銀中小企:更多自動化省成本
  • 旅行社:營業額大增 銷情理想
  • 智能手信店 打造文創銷售平台
  • “五一”勞動節料有驟雨
  • 日圓兌美元跌破158:1

旅遊宣傳應有策略聯盟

2015-09-29 06:30

    旅遊宣傳應有策略聯盟

    伴隨着賭收減少,旅客量下跌,經濟響起警號。尤其大節臨近,市場更關注重要節日指標數據。但從入境旅客量、酒店預訂以至零售等不同領域預測,國慶黃金周市況並不樂觀。除因內地長假鼓勵出國遊,近年澳門物價和匯率高企,到澳門與出國旅遊消費相差不遠,更多人寧願捨近求遠。另一側面亦反映,很多人遊澳印象仍停留在短線一天遊。

    澳門地方小,確實局限遊客停留時間,且澳門與珠三角地區交通方便,很多人即興來澳購物,匆匆消費就離開,對很多旅遊景點過門不入,甚至沒有太多心思尋幽探秘。這裡牽涉前往澳門景點的便利程度、宣傳方式以至吸引力,環環相扣。很多連本地人亦未必去的景點,如何透過口碑相傳引領旅客探訪,確實值得關注。

    過去因旅客量太多,積極引客適得其反,社區承載力受到挑戰。隨着今年以至明年有多個大型新項目落成,接待能力擴容,理應更有條件迎來四方客,甚至可提升國際化客源的比例。如今面對整體客源下跌,開拓新市場仍需投入時間,過渡期內如何穩保客源已是一大考驗。

    雖然官方一直強調澳門不追求客量,但面對豪客大減、大眾客源亦有波動,影響面慢慢由高端消費逐步向其他領域蔓延,各行各業都難獨善其身。畢竟受惠高端消費客群的行業,亦會衍生再消費行為,層層推遞。故當經濟長時間調整,影響範圍將不限局部領域,而是不斷擴大,急需謀求對策。

    近日旅遊部門不斷被追問如何追回流失客量,雖然當局已否認會津貼旅客訪澳,但以增遊景點方式引客,或亦會動用公帑支持,定必引起公眾關注。一方面是關注成效,更重要是監察資源流向。無疑,經濟逆境下,政府啟動緊縮開支政策時,亦明確不會緊縮經濟發展項目,故公帑支持提振旅遊業,亦有理據。問題在於如何善用公帑,如果是一攬子刺激旅遊計劃,理應大張旗鼓,既能製造宣傳聲勢,又能讓各界監察資源有效運用。

    早前香港及韓國亦為振興經濟宣佈系列措施,亞洲區內人人皆知,提高各地旅客前往旅遊的意慾。如低調推動,成效可能打折扣,甚至引起更多社會猜想,既花了公帑又得不償失。

    另一方面,與旅遊相關行業亦各自推出優惠引客,但消息發佈缺乏策略性思維,不足以形成區域性的宣傳攻勢,估計引客效應很難彰顯。未來政府如何聯同旅遊相關領域,共同制訂宣傳推廣策略,值得各方好好研究。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