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國際消費季啟動
  • 成都全面取消住房限購
  • 水母秘境
  • 韓江現今年第三號洪水
  • 整頓旅遊亂象
  • “箬葉”浮碧波
  • 公安部發“五一”交通提醒
  • 遼漢酒後舞廳外放火被燒死
  • 內地青年“五一”出遊料增兩成
  • 多地高校禁學生組團出遊
  • 以軍高層批准進攻拉法計劃
  • 俄:美倘沒收俄資產將報復
  • 哈馬斯發佈人質視頻
  • 拜登走後門仍被“問候”
  • 學生反戰示威蔓延多國
  • 美大學又有近二百人被捕
  • 李强: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
  • 菲否認與華就仁愛礁達共識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英文版發行
  • 李強會見馬斯克

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觸動人心

2015-10-09 06:30

八日,於明斯克家中的阿列克謝耶維奇不時接到祝賀電話。(路透社)

《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為其代表作之一。(資料圖片)

    阿列克謝耶維奇作品觸動人心

    斯維特蘭娜 · 阿列克謝耶維奇並非按照正式的歷史文獻來描述歷史,而是從個人經歷、機密檔案以及從被忘卻、被否定的資料中挖掘。這樣的創作意義更加深遠,遠遠超出技術性文獻的意義。她關注的焦點永遠是人,探索人的心靈是她與其他作家的區別之一。她成功地表現了一代人的茫然和恐慌,作品觸動人的內心深處。

    關注焦點永遠是人

    比如在《切爾諾貝利的回憶:核災難口述史》中,阿列克謝耶維奇用三年時間採訪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反應堆爆炸的倖存者們,有第一批到達災難現場的救援人員的妻子、有現場攝影師、有教師、有醫生、有農夫、有當時的政府官員、有歷史學家、科學家、被迫撤離的人、重新安置的人、還有妻子們祖母們……每個人不同的聲音裏透出來的是憤怒、恐懼、堅忍、勇氣、同情和愛。

    為了收集到這些第一線證人們的珍貴筆錄,阿列克謝耶維奇將自身健康安危拋之腦後,將他們的聲音繪成一部紀實文學史上令人無法忘記的不可或缺的作品,並藉此期盼同樣的災難絕不會再重演。

    作品體裁助力獲獎

    可以説,無論是媒體還是海外各大文學論壇,對阿列克謝耶維奇的關注並不多。因其作品數較少,目前不超過十部;此外,她的作品在西方世界影響力不大;再次,身為一名紀實記者,其著名作品基本上是對重大悲劇性事件當事人採訪稿的合集,更類似於“口述史”,作者個人的存在感非常微弱。

    不過,自二○一三年以來,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多有瑞典語譯本問世,包括《最後的見證:失去童年的孩子們》,也為其獲獎增添了不小優勢。

    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另一優勢大概是其作品體裁——傳記文學。祇因上一本非虛構類作品獲得諾獎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以前的事情了——一九五三年丘吉爾以《二戰回憶錄》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