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科企:認證利業務發展
  • 新葡京年內分階段重裝
  • 廿四本地企獲官方科企認證
  • (一家之言)借政策東風 拓琴澳研學遊
  • 澳門赴泰參加美食之都年會
  • 穗育三美食集聚區 建餐飲地標
  • 港股通或免股息稅 高息股有支持
  • 宏利進駐金銀島 租六萬呎樓面
  • 狄恆企業獎下周一接受報名
  • 近期金融市場回顧
  • 首季商住單位租金俱升
  • 科網股發力 港股站穩萬九
  • 銀娛首季EBITDA28億 按年升49%
  • 嘉佩樂明年中開業
  • 五月首十二天賭收86億
  • 四月底外儲2,292億升1.3%
  • 加強外地車輛的規管
  • 澳應積極部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 談路環市區公交接駁
  • 普京提名別洛烏索夫當防長

下行壓力增 施積極財策貨策

2015-12-17 06:30

    社科院藍皮書:

    下行壓力增   施積極財策貨策

    【路透社北京十六日電】中國社科院周三發佈一六年中國經濟藍皮書指出,考慮到中國潛在增長率趨降、外需持續疲弱,國內投資將回歸常態等因素,明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降至6.6-6.8%;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劇下,加大積極財政政策實施力度十分必要,同時要繼續實施結構寬鬆的貨幣政策。

    固產投資回歸10%增速

    藍皮書預計,一五年中國經濟增速7%左右,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從三大需求看,預計一五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將回歸到10%左右的更加可持續的新的增速平台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總體繼續保持平穩增長,名義增速料在10.7%;貿易增速下降仍處相對可接受的區間範圍內,全年貨物貿易順差將大增。

    “經濟進入一個全面的、綜合的、內涵性的增長路徑,這個路徑才能擺脫中等收入陷阱,才可最終成為發達國家。”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在發佈會上說。

    目前國際環境確實不利,且在向不利方向發展,內地若僅就速度來說,GDP、與GDP相關的財政收入速度、貨幣供應、物價等看來也讓人有些擔心。但從積極一面看,中國現在選擇的是一個更綜合、更可持續、更加人性的發展。

    明年通縮壓力將持續

    他舉例,最近北京霧霾紅色預警,政府採取很多措施,包括關廠停車等意味着GDP要減少的措施。在遇到霧霾時選擇要藍天而不要GDP,中國已進入一個選擇時期,更傾向於環境、品質、效益這樣一些內涵指標,而不是過去那些顯而易見的指標。

    藍皮書預計,一六年中國經濟增長6.6-6.8%。主要考慮是:中國經濟已進入新常態,結構調整在加快,潛在增長率區域下降;全球貿易低速增長,外部需求疲弱態勢仍將持續;國內投資基數已十分巨大,投資增速將回歸常態;消費總體仍將保持平穩。

    通脹方面,藍皮書預計通縮壓力將持續,一六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2.1%,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降3.7%,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漲1.9%。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和通貨緊縮壓力持續。在此形勢下,一六年加大積極財政實施力度十分必要。”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李雪松說。他也是藍皮書主要執筆人。

    財赤規模擴至二萬億

    藍皮書指出,財政赤字規模總體處可控範圍。為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建議一六年財政赤字規模可擴大至21,200億元,比一五年增5,000億元,財政赤字規模與國內生產總值比率仍可控制在3%以內。其中,中央財政赤字11,200億元,比一五年增1,0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10,000億元,比一五年顯著增加4,000億元。

    藍皮書強調“一六年積極財政政策應着眼於算總賬,可適度增發專項建設國債。”要綜合考慮提高赤字率、擴大發債規模、進一步推進“營改增”、土地出讓金變化、國企利潤下降、規範地方投融資平台等多方面因素對財政政策在擴張和緊縮兩個不同方向上的總影響,令財政政策積極真正積極起來。

    同時,加快構建新的地方稅體系,適度擴大地方財政稅源。傳統分稅制財政體制下的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決定了以營改增為主體內容的結構性減稅政策,必然會嚴重削弱地方財政收入增長的能力。

    明年應續結構性降準

    在貨幣政策方面,藍皮書建議實施結構寬鬆的貨幣政策,防止陷入債務與通縮惡化的迴圈。短期內應更多參考GDP平減指數的變化,以防止實體經濟面臨的通貨緊縮壓力加大,陷入債務與通縮的惡化迴圈。

    明年應繼續結構性地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利用抵押補充貸款等工具創新基礎貨幣投放補充管道,並對商業銀行定向提供流動性,進一步引導銀行對商業銀行定向抵押貸款的中期政策利率。

    同時,還要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改善金融結構;加快金融機構治理體制改革,改善金融宏觀審慎風險管理,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