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中山神灣深圳鹽田組合港開通
  • 深平湖南珠西土石方班列首發
  • 南航肇慶建跨境電商國際貨站
  • 大灣區北部灣航運合作譜新篇
  • 粵加速部署低空經濟發展
  • 貨策立場偏鷹 紐元後市看俏
  • 數字貿易峰會 探魯澳發展新模式
  • 魯澳多領域合作 發展新質生產力
  • IPO資訊——卓正醫療
  • 攜程首季出境遊機酒預訂倍翻
  • 魯好品推廣中心啟動 助走向國際
  • 澳企泰參展收穫豐 促合作意向
  • 攜程梁建章:創新 旅業成功關鍵
  • (一家之言)警惕極端天氣對經濟影響
  • 數字化援企公佈中籤名單
  • 111家澳企獲國際管理認證嘉許
  • 國新辦發佈美侵犯人權報告
  • 轉變擇業觀
  • 拿茅台比方污水皖官免職
  • 日學者:新疆“種族滅絕”是謊言

港股通或免股息稅 高息股有支持

2024-05-15 06:35

    港股通或免股息稅   高息股有支持

    近月接連有利好港股的政策或消息推出。上周有傳內地或對港股通投資者豁免股息利得稅,現時相關稅費為20%。消息傳出後進一步刺激近日強勢的港股氣氛,上周五單日成交金額突破1,700億元,當中以高息及低估值的中特估最為突出,多隻中特估創一年新高。是次中特估升浪由一月末開始,當中石油及煤炭股表現最強,而且較早開始升浪,及後內銀、內險股等跟上。按照現時市況,投資者可針對不同板塊作不同投資策略。

    一、石油及煤炭股。以中海油、中石油以及中國神華為代表,作為中特估升浪領頭羊,升幅介乎35%至超過50%。雖然累計升幅不少,但估值上仍然合理,已持有的投資者可繼續持有。

    二、內銀股。四大行年初至今升幅約為20-30%,預期股息率約7厘,市盈率不足5倍。早前部分內銀表示正研究派發中期息的可行性,增加派發中期息,將進一步吸引長期投資者。內銀與國際大型銀行估值比較,還是極為低估,可待回吐後吸納作長線投資。

    三、內險及中資券商股。內險股自四月中開始升勢,算是比較遲跟隨大市上升,反映投資者對內房的擔憂影響投資內險的信心。但更為直接的是去年內險股在投資回報上表現令人失望,A股及港股的低迷直接拖低資產回報。不過A股及港股近月回勇,內險股回報率有望反彈。中資券商股亦與內險相類似,上年股票市場氣氛不佳,至今年首季的經營數據均反映行業面對壓力,不過股市成交量的改善以及投資者重拾信心,券商短期的經營情況有望明顯回暖。內險及券商處於升勢之初,投資者不妨部署吸納,把握未來追落後的升幅。

    工銀澳門股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