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科企:認證利業務發展
  • 新葡京年內分階段重裝
  • 廿四本地企獲官方科企認證
  • (一家之言)借政策東風 拓琴澳研學遊
  • 澳門赴泰參加美食之都年會
  • 穗育三美食集聚區 建餐飲地標
  • 港股通或免股息稅 高息股有支持
  • 宏利進駐金銀島 租六萬呎樓面
  • 狄恆企業獎下周一接受報名
  • 近期金融市場回顧
  • 首季商住單位租金俱升
  • 科網股發力 港股站穩萬九
  • 銀娛首季EBITDA28億 按年升49%
  • 嘉佩樂明年中開業
  • 五月首十二天賭收86億
  • 四月底外儲2,292億升1.3%
  • 加強外地車輛的規管
  • 澳應積極部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 談路環市區公交接駁
  • 普京提名別洛烏索夫當防長

訂都市更新標準釋公眾疑慮

2016-03-31 06:31

    訂都市更新標準釋公眾疑慮

    舊區重整探討十年最終未能實現,社會對最近成立的都市更新委員會引頸以待。澳門是百年老城,後發展城區歷史亦不短,社會配套設施、交通均未能跟上發展需要,三十年以上樓齡物業佔較大比例,社會期望政府可優化城市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素。

    舊區重整○五年提出,○六年成立舊區重整諮詢委員會,一一年提交法案,一四年撤回法案,整個過程超過十年,社會希望都市更新委員會可在以往基礎上,續完成推動城市發展的工程。都市更新內容較舊區重整更全面,當前澳門正處發展瓶頸,土地不足成為最大制約。中央去年底給予澳門八十五平方公里的海域權,為未來發展創造更大空間。但舊區重整仍然迫在眉睫。

    要推動舊區重整,首要有空間可以讓居民“樓換樓”,再決定將來是否重返“舊區”。關鍵是有空間可以試點實踐,否則難以說服居民放棄原居地。

    社會等待舊區重整逾十年,生活和營商環境,居民自然最為關心,當中以祐漢區為甚。不過,政府數年前針對祐漢區的調查發現,實際居住狀況已大為改變,一半居住者是租戶,僅三成是自住,餘下兩成屬其他因素。參考其他地區經驗,自住居民一般會支持政府重建,租客則不一定,因為租客可能考慮到租金較低才選擇到舊區居住。何況落實項目重建,前後需要數年甚至更長,影響居民積極性。以鄰地為例,每個舊區項目僅洽談階段動輒三、四年。

    政府在整體規劃上應考慮輕重緩急,可以先行的部分應加快推動。即使尚未立即推動重建,亦應盡快推動大廈持續維修,鎖定目標大廈先行重建,在推動過程中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逐步完善制度。但現時過早單獨討論某些區域亦非好事,因可能令部分人士投資這些物業博取更佳賠償,令業權更複雜。早年討論祐漢區重整時,就出現類似現象,最終反而阻礙了重整計劃的推進。

    至於優化舊區環境,盤活未必是很複雜的事情,如社會上不少意見提出,白馬行附近的醫院後街改成反方向行車,就可讓人流、車流帶旺望德堂區。調整行車方向看似簡單,但牽一髮動全身,需要周邊施行很多“小手術”,才可理順問題。

    社會近日熱議都市更新委員會成員地產業佔比多,擔憂出現不公平現象。都更會是諮詢平台,並非負責批給部門。政府要釋除社會憂慮,更應及早訂定標準,設定規則。且都市更新本就是社會項目,政府主導亦合情合理,有助增加社會信任度,對推進項目更有幫助。

    春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