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中央出台六項便利內地居民來澳措施 特區政府多部門發稿表示感謝
  • 有「島」未為輸?——填海「堵」未來
  • 澳門觀豚捉迷藏 我們還有多少次「下次」?
  • 跟保育倡儀者麥希汶走一趟海上觀豚之旅: 海豚保育,是角力,也是處處驚喜
  • 填海造陸,海洋變垃圾掩埋場?——「生態島」計劃及其爭議
  • 「生態島」事件部分爭議
  • 社會與海洋疏離 本澳海洋生態何以持續?
  • 梁冠峰:人類若不友善對待海洋及動植物 必然遭反噬
  • 垃圾填海造島 是建「生態」還是造災難?——反思外國生態島、垃圾島案例
  • 填出前路或埋沒未來?細數澳門填海五百年
  • 工聯議員促將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僱員工作安排指引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 團體到勞工局遞信 要求檢視政府外判商用大量外僱、「專才引進」政策

誌《論盡媒體》三周年

2016-05-26 12:08
近日,一則「澳門富豪靠辦網媒籠絡聯合國要員」的新聞,在外地以至國際媒體上傳播,但在本地幾乎沒有任何主流媒體提及此事。這個個案其實生動地折射了媒體在澳門的狀況:一些媒體被某些人謀取政經利益的工具,因此沒法負起媒體的社會責任,甚至客觀報道社會真相的要求也談不上。
本身成為新聞主角的「南南新聞」網站,是由去年於美國被捕的澳門地產富豪、全國政協委員,於2010年透過離岸公司成立,不只獲得聯合國認可,更得到中國政府高規格重視。至於該網媒的新聞質素如何?讀者可以自行點閱目前仍在運作的網站 (http://zh-cn.southsouthnews.com ) 評斷。從網頁可見,所謂新聞資訊基本就是剪貼拼湊聯合國的官方活動、轉載外媒通訊稿等內容,而中文版更是慘不忍睹,明顯是由翻譯軟件自動翻譯產生。
大概,剪貼拼湊政府官方活動、新聞稿,轉載外媒通訊等,即可謀取豐厚的政商利益,是澳門主流媒體的慣常生態,因此這位本地政商實力人士將這種媒體運作模式,擴大並提升至國際的層次,並不令人意外。可悲的是,媒體的向下沉淪亦在鄰埠香港逐漸加速,近例是「明報」在剛剛報道華人社會權貴開設離岸公司新聞後的敏感時刻,執行總編輯即被粗暴解僱。可見要守住媒體社會責任的底線,越來越需要更大的勇氣。
在澳門,要突破這樣的媒體生態十分困難。但是,我們暫時做到了,從2013年5月創立「論盡紙本」以來,已歷三個寒暑,如果以推出「論盡澳門街」專題來算,我們已經堅持了六年。重讀「論盡紙本」創刊號宣言,我們當時承諾:「論盡」堅持獨立媒體的原則,活出良知、堅守公義,致力追求發揮社會監督、激發社會討論和行動的影響力,希望為澳門社會創造一個優質的公共言論空間,促進澳門人建立多元、自主的公民主體。我們期許,這樣的承諾,到現在仍然有效。
我們誠摯邀請讀者閱覽我們網媒主頁的文章列表 (http://aamacau.com/topics/ ),除了日常的即時報道,每週專題、每月紙本、藝文爛鬼樓,都是各具特色的板塊。檢視「論盡」過往的工作,帶起一個個被掩蓋、被忽視的議題,在堅守新聞的專業與倫理的同時,藝文板塊亦致力探索更多文化空間的可能性,內容涉及城市土地、規劃、文化保育、環境問題、政治壓制與抗爭、教育、文藝、身份與認同、性別、動物權益等等,為這個急遽變動中的城市留下紀錄。
作為新興媒體,與理想中的專業、優質媒體相比,我們知道仍有諸多不足,可能行文粗糙、錯字不少,有時候出現「膠」味的轉載文章,有時候延誤出版,都會令讀者失望。資源不足、人手有限不該是藉口,但確是實情,除了少量的全職編採人員,「論盡」的運作也靠各有所長的兼職和更多的義工。雖然蹣跚前行,似乎仍能脆弱地生存下來,而錯漏卻難以杜絕。
三年又三年,「論盡」的下一個三年,該怎麼走?「論盡」從來不怕因為如實報道、窮追真相,而得罪權貴,因此受到執政者的各種封殺。我們仍然希望能夠繼續實踐承諾,善盡媒體的社會責任,提高新聞報道的時效,同時在議題、內容方面,能夠挖掘更深,如有足夠資源,亦願意嘗試更多新的傳播模式,開拓澳門社會的言論空間。
但是坦白說,路並不好走。現實情況是「論盡」的財政和勞動力都不太穩定、也不足夠,同仁們為了理念可以咬牙支撐,但長期的身體和精神透支,也會面臨生理和心理的極限。假如得不到澳門公民社會的支持,沒有每一位認同「論盡」理念的讀者支持,我們可能撐不下去。
因此,我們將嘗試以「眾籌」的方式,希望每一份認同新聞自由、澳門朝向公義發展的支持可以具體化,共同推動社會的進步,讓「論盡」繼續活下去。除了「眾籌」,我們亦歡迎讀者加入「論盡」,為理念出一分力。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