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甘肅發現八思巴文遺存

2016-08-01 03:30


■妙因寺

【新華社蘭州7月31日電】研究者近日在中國甘肅境內的藏傳佛教寺院妙因寺,發現了三處「死文字」八思巴文遺存。

據西北民族大學蒙古語言文化學院院長額爾登別力格介紹,八思巴文是由元朝忽必烈時期的「國師」、藏傳佛教薩迦派第五代祖師八思巴創製的文字,為元朝的通用文字。隨著元朝滅亡,八思巴文被廢棄,成為「死文字」。

此次發現的八思巴文遺存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的妙因寺。這三處遺存均為楹聯,分處位於妙因寺側門、主殿多吉羌殿大殿正門和萬歲殿正門。

從元代起,封建王朝為穩定邊疆而設置了土司一職。土司對朝廷承擔一定的賦役,並按照朝廷的徵發令提供軍隊,對內維持其作為部族首領的統治權力。據西部地理研究者王文元介紹,妙因寺是西北大土司魯土司的家寺。魯土司共傳十九世,歷時562年,一世脫歡為成吉思汗第六子闊列堅的玄孫。「魯土司為蒙古族,信仰藏傳佛教。在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發現八思巴文遺存,合情合理。」

楹聯是一種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是刻寫在紙張、柱子等物件上的對偶語句。據甘肅省楹聯學會會長薛淵介紹,楹聯起源於唐五代,發展於宋元明,鼎盛於晚清民國,是文學性與民俗性相統一的一種文化形式。中國人在春節貼在門上的春聯,就是楹聯的一種。

該遺存發現者之一、甘肅省楹聯學會副會長王家安介紹說,這三副楹聯中的兩副全部使用少數民族文字寫成,一副少數民族文字與漢字共同組成。

其中,寺院側門的雙語楹聯最值得一提。據介紹,這副楹聯上方為藏傳佛教的寶珠紋飾,下方為蓮花紋飾,中間是整齊排布的文字。上下聯上半部分都是少數民族文字,下半部分則是漢字對聯:「佛陀駕臨,現出祥光萬丈;時輪開來,引度世界三千。」部分研究者推測,上半部分應為漢字內容的少數民族文字翻譯。

多吉羌殿大殿的楹聯為彩繪浮雕,藍底黑字。楹聯長約1.8米、寬約21釐米,每個字團直徑約15釐米,這副楹聯還有一條兩米多長的少數民族文字「橫批」。目前,這副楹聯已顯斑駁,下聯有三個字已剝落難識。

額爾登別力格說,在青海等地的寺廟中,曾發現過八思巴文遺存。

薛淵表示,用漢語和八思巴文寫成「雙語對聯」是中國多民族交往融合的生動反映。「楹聯起初都用漢語寫成,隨著多民族文化的交融,藏、蒙、傣等少數民族也創作了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書寫的楹聯,對楹聯文化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