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中國首顆碳衛星本月下旬升空 二氧化碳監測添中國數據

2016-12-14 01:30


■衛星模擬圖
【香港中通社12月13日電】中國首顆碳衛星——「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將於12月下旬升空,將令全球二氧化碳監測增添中國數據,可以清楚掌握中國重點省份和區域的碳排放量,提升中國在碳排放問題上的國際話語權。據悉,經過6年研製,中國碳衛星的探測精度期望達到4ppm(百萬分之4),可比肩國際最高水平。
科技日報13日報道,當今全球碳循環科學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在洲際、區域和局部尺度上無法觀測獲取量化的、精度高的碳通量(單位面積上單位時間內碳含量的變化)信息。
因此,利用衛星進行全球二氧化碳監測已成為一種重要手段。中國氣象局網站日前發佈消息指,碳衛星發射後,將開始長達3年的工作,能對全國各省份和城市的碳排放情況進行詳細監測和分析,進而清楚掌握重點省份和區域的碳排放量,使中國初步具備全球二氧化碳濃度監測能力,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提供依據,提升中國在碳排放問題上的國際話語權,填補中國在溫室氣體監測方面的技術空白。
科技日報報道,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工作人員介紹,這顆碳衛星由模塊化衛星平台、高精度二氧化碳探測儀與雲和氣溶膠探測儀載荷組成。每16天,碳衛星就會對地球進行一次全面體檢,隨後將檢測數據發回地面,經過解析和處理後,最終可形成不同季節、不同地區排放情況的「體檢報告」。
上海文匯報此前報道,衛星11月8日出廠離滬,運往酒泉衛星發射中心,11月底已通過發射前的放行檢查。據悉,這顆碳衛星重620公斤,將在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上運行。
報道指,碳衛星的工作原理是,大氣在太陽光照射下,二氧化碳分子會呈現光譜吸收特性,碳衛星通過精細測量其光譜吸收線,可反演出大氣二氧化碳濃度。
碳衛星有幾種觀測模式:一種是「斜著看」,即「耀斑觀測模式」,利用太陽在海面的鏡面反射提高信噪比,獲取海面上空的二氧化碳數據。一種是「豎著看」,即「天底探測模式」,利用地面的漫反射特性開展地面二氧化碳的觀測。因為還要對日定標(利用太陽光作為標準源標定儀器的觀測值)、對月定標和對地定標(利用地面高精度測量設備提高數據一致性),再加上多種觀測模式交互進行,碳衛星要不斷調整姿勢,這也被科研人員稱為「跳著舞看」。
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指,該項碳衛星工程由中國科學技術部立項,中國國家863計劃支持,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承擔地面應用系統的建設工作,負責碳衛星數據接收並進行遙感資料的預處理;進行高精度的全球二氧化碳的分佈反演;建立地基二氧化碳觀測系統遙感產品反演精度驗證等。目前,地面應用系統成功攻克全球數據快速接收、高精度定標和二氧化碳反演、科學驗證等20項關鍵技術,在在軌定標、高精度輻射傳輸正演模型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上海文匯報指出,日本、美國分別於2009年、2014年各發射了一顆碳衛星。不過,監測全球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僅靠這兩顆衛星是遠遠不夠的,「目前,這方面的全球數據不足。」中國碳衛星總設計師尹增山說,從2011年開始,經過近6年研製,中國碳衛星的探測精度期望達到4ppm(百萬分之4),可比肩國際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