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科企:認證利業務發展
  • 新葡京年內分階段重裝
  • 廿四本地企獲官方科企認證
  • (一家之言)借政策東風 拓琴澳研學遊
  • 澳門赴泰參加美食之都年會
  • 穗育三美食集聚區 建餐飲地標
  • 港股通或免股息稅 高息股有支持
  • 宏利進駐金銀島 租六萬呎樓面
  • 狄恆企業獎下周一接受報名
  • 近期金融市場回顧
  • 首季商住單位租金俱升
  • 科網股發力 港股站穩萬九
  • 銀娛首季EBITDA28億 按年升49%
  • 嘉佩樂明年中開業
  • 五月首十二天賭收86億
  • 四月底外儲2,292億升1.3%
  • 加強外地車輛的規管
  • 澳應積極部署低空經濟應用場景
  • 談路環市區公交接駁
  • 普京提名別洛烏索夫當防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此其時

2017-05-29 06:35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此其時

    粵港澳是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的排頭兵,但近年三地在合作過程中存在不少老問題。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發展規劃”之後,社會各界提出很多新問題,可能過去很多判斷相對簡單,未來情況比想像要複雜。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是一次良好機會梳理出更主要的問題,提出更有效的對策。

    未見明確政策分工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這種新的頂層區域合作設計戰略,在實踐中對三地政府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怎樣把優勢組合起來?我們意識到產業、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但也受制於人的傾向性、自然性的選擇和城市的承載能力,導致產業、勞動力分佈不均或錯配。目前在國家規劃層面並沒有明確的產業、人口移動指導性政策,包括產業協調發展、環境的外部性、人口增長的外部性這樣一些問題和應對措施等等。

    大量本地居民和外勞在另一個城市居住,會產生大量的公共產品需求,教育、公共交通及衛生服務等等。公共服務需要是否得到滿足,將直接影響本地居民的福祉和外勞在澳門工作的流動性。企業員工流動過於頻繁又將影響服務質量,削弱澳門本地競爭力。澳門與周邊地區需要解決交通擁堵等相關的外部性問題,同時建立城市之間的再分配機制,具有轉移支付的能力,否則會在城市之間產生不公平不平等的現象。

    推動稅收利益協調

    作為問題的突破口,地方稅務部門應考慮加強稅收徵管協作,推進涉稅訊息共享,建立稅收利益協調機制,並對兩地之間在稅款徵收、政策落實等方面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協調處理,妥善化解爭議。與此同時,不管是把稅收、工作機會或者是把人進行城市間轉移的時候,就需要轉移支付的支持。因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有必要去考慮,澳門政府向個人進行轉移支付,然後讓個人決定是否自由的在城市間進行移動的安排。如果把區域合作做好,可以成為全國亮點。

    民心相通是“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建設的社會根基,多與社會溝通,多了解社情民意,把基礎打牢。我們目前對別的地區了解還不夠,人家需要甚麼、缺甚麼、擔心甚麼,我們並沒有做到很細的認識,要按照三地的具體情況細緻分析,這樣才能深化下去。

    澳門中華總商會策略研究委員會委員 蔡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