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 特首晤解放軍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就共同維護澳安全環境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交換意見
  • 澳大河隧演習封路
  • 「存憑有理」抽獎揭曉
  • 利賓納濃縮飲品代理商 擴大回收有問題批次
  • 剛果男來澳前已證實患染 澳現今年首例虐疾個案
  • 澳確診一宗輸入性登革熱 患者菲婦病情危重
  • 民署辦「食衛督導員」課程
  • 年來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怵目驚心 當局擬修改職安健法規 廿人以上工地須配備安全督導員
  • 女友涉以假口供誤導警方遭法辦 賭敗港男爆竊維生被拘
  • 黑沙九澳巴士站點調整
  • 兩巴士站維修停用
  • 電騙再多一宗 女損失百萬人民幣 反詐騙聯動機制啟動
  • 紅色通緝令走私大案外逃紀某印尼落網 國際刑警移交拱關專案組
  • 休漁期結束 海事局內港指揮海上交通 澳百多艘漁船揚帆出海作業
  • 「壽司店食安」講座報名
  • 中總青委與大馬青商加強交流
  • 金業公會向會員商號 進行黃金成色檢測
  • 珠檢疫局排查供港澳禽蛋
  • 井岡山澳門同學會首屆理監事就職 何猷亨籲青年齊學習井岡山精神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 問卷調查下周展開

勝旗招展 雲帆飛揚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貫通

2017-07-08 03:30

 ◎ 貫通儀式在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隧道口舉行。(新華社 梁旭攝)

【記者陳藝珠海報道】昨天,鑲嵌在伶仃洋碧波深處的明珠──港珠澳大橋西人工島上,勝旗招展,雲帆飛揚。舉世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傳來了新的捷報:大橋海底隧道貫通,也標誌著大橋主體工程順利貫通。

二00九年十二月十五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宣佈港珠澳大橋動工。在近八年的時間裡,全國各地的橋樑建設精英雲集伶仃洋,建設者披肝瀝膽,歷經艱苦卓絕的奮鬥,用智慧和汗水澆注了這一舉世矚目的超級工程,譜寫了一曲波瀾壯闊的建設者之歌。

作為世界級的超級工程,全長五十五公里的港珠澳大橋體現了「六個最」:世界總體跨度最長、鋼結構橋體最長、海底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公路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施工難度最高、工程規模最龐大的橋樑。大橋的主體工程集橋、島、隧於一體,面臨諸多世界級技術挑戰,包括海中快速成島、隧道基礎處理與沉降控制、隧道管節沉放對接、大規模工廠化製造、海上埋置式承台施工、水下結構止水、超長鋼橋面鋪裝、交通工程系統集成等。其中,大橋海底隧道也是中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堪稱港珠澳大橋「最難啃的骨頭」。

據介紹,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通工程系統龐大,包括收費、通信、監控、交通安全設施、供配電、照明、通風、消防、給排水、綜合管線、防雷接地、系統集成共十二個子系統,內部及外部介面關係錯縱複雜,所用設備種類繁多、數量龐大,綜合管線佈設十分密集,系統集控要求高、難度大。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通工程是目前國內高速公路機電專案規模最大、技術介面最複雜、系統集成難度最大的專案,尤其是介面就有三個層次:與香港、珠海、澳門三地政府相關部門進行資訊交換和系統聯動的介面;與土建工程的施工介面;還有交通工程十二個子系統之間的系統介面。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通工程還在國內高速公路建設領域第一次嘗試運用建築資訊模型系統(BIM,Build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實現交通工程的全壽命周期系統集成。所謂BIM系統,就是以專案的各項相關資訊資料為基礎,建立起三維的建築模型,通過數位資訊模擬類比建築物所具有的真實資訊。利用BIM的三維技術,在前期可以進行錯、漏、碰、缺檢查,優化設備和管線排佈方案,減少在施工階段可能存在的錯誤損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同時,BIM技術與維護管理系統的結合,對交通工程的空間、設備進行科學高效管理,為保修服務的快速回應、降低運營維護成本提供資料資訊支撐。基於BIM架構的港珠澳大橋交通工程全壽命周期系統集成技術,最終使交通工程全壽命周期的資訊資源達到充份利用,形成一個集中、高效、便利的系統管理平台。

今年三月五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推動內地與港澳深化合作,研究制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發展規劃,發揮港澳獨特優勢,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首次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七月一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定》的簽署儀式。展望未來,粵港澳大灣區下一步將著力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提升市場一體化水準、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共建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設六項重點工作。如今的粵港澳大灣區宏圖展現,港珠澳大橋必將促進大灣區形成「閉合環狀」的都市經濟圈,共同迎來開放、聯動、合作、共用的大發展。

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備,在多個領域填補了中國行業標準的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國標準」。大橋建設者將橋樑主要構件搬進工廠,搬上標準化流水線生產,然後用搭積木的方式進行裝配化施工,大大提高了成品構件的品質,縮短了現場安裝作業時間,降低了海上施工風險。島隧工程建設集成了國內外優勢資源,開發並應用了多項具有國際領先水準的設計理論、施工方案、工藝、工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海底沉管隧道設計與施工技術標準,研發和製造了多項大型專用施工裝備,完成了大量的技術創新,不僅填補了中國在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的空白,也完善和提高了世界範圍內海底沉管隧道的建設技術水準。

相信中國工程師們的智慧,必將隨著「港珠澳大橋」這張展示中國基礎設施建設實力和實施「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新名片」而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