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 台灣三級警戒來得突然 台北產總工會理事長談產業困境

2021-07-14 00:07

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jpg


【本報駐台灣記者謝祝芬專訪】台灣自5月爆發疫情以來,各行各業受到嚴重衝擊,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邱奕淦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相較去年,台灣這波三級警戒來得突然,很多產業並未預先規劃,經濟重挫超乎預期。

邱奕淦指出,台灣啟動三級警戒後,衝擊最為嚴重的就是住宿餐飲、觀光休閒、交通運輸等內需產業。

運輸交通也受衝擊

「住宿餐飲、觀光休閒產業的慘況,自然不用說,但這波疫情甚至造成內需的公車運輸業嚴重衝擊。」他舉台北市區客運公車為例,「台灣進入三級警戒後,很多人居家工作,或為了避免與人接觸而改成開車、騎車,熱門路線運量瞬間少掉82%。」

他提到,根據台北市政府統計量,過去台北市主要幹道尖峰時段的公車約有1至2千輛次,但三級警戒期間,最多僅剩6百輛次;離峰時段輛次減少40%至50%,夜間更少60%。

從載客量來看,就算是行經學校、醫院、公司聚集地的路線,運載量也都大幅減少。「在營收不到2成的情形下,公車業者必須負擔員工薪水、土地租金、銀行利息、油錢等而承受巨大壓力,司機也不得不減班或排休,收入大幅減少。」

邱奕淦進一步指出,一般人可能以為客運公車司機是受僱員工,不會因此沒工作,照樣可以領薪水,但其實台灣公車司機薪資計算方式是「底薪+津貼+獎金+加班費」,底薪可能不到2萬元新台幣,必須靠多跑趟次、多載客人,透過里程獎金、載客獎金、票價補貼等等累加薪水。「三級警戒下,公車趟次和搭乘人數都大幅減少,司機薪資由每月平均7至8萬元新台幣掉到只剩3萬新台幣,對許多家庭來說衝擊非常大。」

紓困金如杯水車薪

雖然台灣政府祭出幾波紓困計畫,但對許多產業和勞工而言仍如杯水車薪。邱奕淦表示:「像是餐飲小吃店可以領5萬元新台幣紓困金,但5萬元真的起不了太大作用,很多店家還是撐不住;長遠來看,應該還要提供業者和勞工需要的低率貸款協助,才能真正幫到他們。」

餐飲業之外,以時薪計算的非全職員工,是受創最深的一群。他表示,業者減班(不排班)的對象首先就是時薪族或臨時工或「點工」。「業者通常把時薪族當作非正職員工,不會跟他們簽署減班休息協議書,這些時薪族在沒有保障之下,很容易成為第一個被犧牲的對象。」他坦言,台灣未幫時薪族或工讀生投保是很常見的事,這也造成一些時薪族或工讀生在這段期間既失去工作機會又無法通過審核領到紓困金。

本身在金融業工作的邱奕淦,再舉保險業務員的困境為例,「絕大部分保險業務員無底薪保障,必須靠推廣業務和業績考核才有收入,但疫情期間不能群聚,保險業務員拜訪客戶困難性提高,業績收入銳減的情況下,生活也受到嚴重衝擊。」

讓紓困幫到更多人

由於台灣針對產業的紓困方案並未限制業主不能解僱員工,亦未明訂紓困金要發給勞工,因此業者「右手領紓困金,左手解僱員工」現象很常見。邱奕淦說:「當然,疫情衝擊之下,不管是業主或員工都很辛苦,因此,如何讓更多人實際受惠更形重要。」

邱奕淦建議台灣政府在紓困計畫上,應該降低門檻、簡化流程、加大力道,同時加重對資本利得者課稅,或要求減免房租。「政府應該公開紓困資訊供勞資雙方查核,以及紓困決算及檢討報告。」

同時,他也強調疫苗普及率和防疫措施是產業復甦關鍵,「台灣還要努力的是,除了疫苗覆蓋率提高,也應針對各行業特性,訂定更為細緻的防疫指引,包括預防及出現確診個案後的如何因應等等,如此才能讓產業儘快恢復運作,社會儘早走出經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