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機構不當處理遊學營參加者個資被處三萬 個資辦籲家長等謹慎保護未成年人個資
  • 議員質疑當局無故叫停夾屋項目 羅立文:夾屋隨時可以「開波」
  • 高天賜形容內港交通進入「黑暗時代」羅立文: 未到「最衰」 下階段將「封埋」新馬路
  • 任內送別兩名局長 羅立文感慨做公務員「難咗好多」不認同「開口埋口叫廉署」
  • 羅立文:輕軌東線工程剛開展 沒有出現超支問題
  • 主任檢察官黎裕豪書面作供 指收江志訊息要求「盡力嘗試」要交通意外受害人與第二被告女兒達和解
  • 擬推「古街潮玩」活化草堆街 舊式建築則被拆?梁惠敏:不是每一間屋都要保留才是舊區
  • 橫琴「澳門新街坊」今起開售 都更公司:下午三時收逾500份申請「反應相當踴躍 」
  • 議員促遏止非法工作 勞工局:5年共廢止101個外地僱員聘用許可
  • 指江志多年兌換貨幣近三千多萬只獲益三萬多 廉署調查員:疑以兌換作資產轉移
  • 議員關注如何建「演藝之都」及「體育之城」 歐陽瑜:以產業導向發展 非「搞活動」
  • 你有壓力,我有壓力
  • 指澳門跟隨世界保育利用文物的大潮流 歐陽瑜:先保護後活化
  • 交通局:21公司獲接納競投10個8年期的士准照 最高價為380萬元
  • 歐陽瑜:明年將完成出版全套《國家安全教育》補充教材並投入使用
  • 輕軌媽閣站首班列車下月八日早上六時半開出
  • 勿以惡小而為之
  • 指明年施政未見本澳及國際旅客旅遊便利措施 林宇滔促增互免簽證或落地簽證
  • 當局擬推「紅色」研學旅遊 文綺華:有「一國政制」、本澳歷史等元素
  • 請問澳門教育 (下)

赤裸裸歧視本地人的政策反映了甚麼?

2022-11-06 22:49

關閘關口(資料相片)

背景資料:

當局宣布,昨(5)日起,廣東省入境的澳門居民、外僱、持有逗留特別許可或特別逗留證的人士,5歲或以上人士若未曾接種新冠疫苗,並且未能出示澳門政府認可的不適合接種疫苗醫生評估證明書,這些人需要出示採樣日後24小時內的核檢陰性證明,已接種疫苗人士需出示採樣日後48小時內核檢陰性證明,當中措施不包括訪澳旅客。

至於為何新措施不包括旅客在內,當局稱,是從風險上評估澳門居民和外僱長期在澳生活,與澳門居民接觸密切程度更高,而旅客與澳門居民接觸程度相對風險低。

當局稱,這不會是短期措施,考量原因是一部分經常往返珠澳人士未打針,不利珠澳兩地整體防疫。

這個措施反映了澳門的幾個現況與問題,總結來說,就是當局斬腳趾避沙蟲,思考實行政策愈黔驢技窮。

1. 追回這次源頭,是因為1名66歲女居民在珠海被驗出新冠陽性,被珠澳兩地列為輸入性個案,而這位患者無打針亦無症狀,因此引起今次零星個案,同時推出這個政策,然而這個案像打了當局一巴掌,令不少人重新思考,無打針又無症狀,若沒去驗核檢,個案又是否被發現?若患者無症狀,又是否有表徵的感冒還要更輕微?那麼這個核檢與病毒的關係是甚麼?問及是否谷針又不承認,但整個政策完全處於荒謬矛盾之極。(我與朋友笑說,若我穿越到10年前,把無症狀新冠陽性告訴醫生,恐怕醫生會懷疑我騙假紙把我掃地出門)

2. 這個患者是否水客無從得知,若真是水客問題,當局解決的力度與成效是否不力,有問題的是水客問題,而不是針對無打針的人的過錯,水客與澳門經濟又息息相關,更突顯澳門無力解決經濟現在存在問題的智慧。

3. 這個措施其中一點,是不包括訪澳旅客,當局是因為旅客與澳門居民接觸風險力,這完全反映赤裸裸的歧視,澳門地小,現時不少內地旅客除了到路氹,還喜歡尋覓澳門社區吃喝玩樂,不知衛生當局是把旅遊局多年的工作放置於甚麼位置,為甚麼會認為旅客與澳門居民接觸程度少?

當局是否判斷病毒是具地域性的特點,喜歡彈出彈入?不會因公染疫的病毒;不因旅客接觸的病毒?

綜上所述,這個政策是澳門當局帶頭歧視澳門人,間接帶出澳門人不存在價值,並承認內地客為皇的道理,這些荒謬至極的政策措施,相信之後會層出不窮。

(來論照登,僅代表來稿人立場)

這篇文章 赤裸裸歧視本地人的政策反映了甚麼?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