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梁冠峰:改善生態區雀鳥環境 光污染為首害 企業須自覺責任
  • 中央出台六項便利內地居民來澳措施 特區政府多部門發稿表示感謝
  • 有「島」未為輸?——填海「堵」未來
  • 澳門觀豚捉迷藏 我們還有多少次「下次」?
  • 跟保育倡儀者麥希汶走一趟海上觀豚之旅: 海豚保育,是角力,也是處處驚喜
  • 填海造陸,海洋變垃圾掩埋場?——「生態島」計劃及其爭議
  • 「生態島」事件部分爭議
  • 社會與海洋疏離 本澳海洋生態何以持續?
  • 梁冠峰:人類若不友善對待海洋及動植物 必然遭反噬
  • 垃圾填海造島 是建「生態」還是造災難?——反思外國生態島、垃圾島案例
  • 填出前路或埋沒未來?細數澳門填海五百年
  • 工聯議員促將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僱員工作安排指引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人生下半場 長者如何快樂生活?

2024-03-30 11:37

讓長者晚年過得快樂、有尊嚴,是一個需要社會共同繼續努力的課題。

圖一:本澳長者自殺數字。資料來源:保安司

圖二:一九九八年年至二〇二三年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局

圖三: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二年 本地老年人口撫養比率。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局

圖四:二〇一一年、二〇二一年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
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


圖五: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二年 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因年滿65歲而批准提取人數、總發放款項。資料來源:澳門社會保障基金

圖六: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二年 養老金申請個案、受領人數目、總發放金額。資料來源:澳門社會保障基金

圖七:二〇二一年65歲及以上未能自理日常生活人數。資料來源:統計暨普查局

不少長者在退休後面對身心及社交圈子變化,容易感到被社會孤立,甚或經濟出問題、突然失去親友等。

圖八:二〇二一年至二〇二四年 社工局在資助社會援助活動、服務團體、家庭及個人、敬老金等支出(億元)。資料來源:澳門特別行政區年度一般綜合預算

圖九: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三年 敬老金發放人數、總發放金額。資料來源:社會工作局

觀察官方記錄自殺個案數字,可見本澳近年來六十五歲或以上自殺身亡的個案數據遠比其他年齡族群要高,儼然是自殺高危族群。事實上,不少長者在退休後面對身心及社交圈子變化,容易感到被社會孤立,甚或經濟出問題、突然失去親友等。若遇上此等困擾,退休養老的生活便不再是享受而成為對長者的折磨。

據統計暨普查局去年第四季統計數據,本澳六十五歲以上人口9.56萬,佔總人口14%,已超過少年兒童人口(13.2%),可見社會上長遠而有效的長者服務日益重要。

隨着長者輕生個案漸增,無疑對本澳社會服務及支援體系敲起警鐘。然而,源頭因素為何,導致輕生長者在有限生命中感到絕望和無助,從而產生輕生念頭,亦是整個社會必須關注的議題。

本媒整理統計暨普查局、保安司、社工局的數據,如自殺數字、老年人口撫養比率、未能自理日常生活的長者數字等。在這些數據背後,或可窺探長者在澳安老時可能遇到的切實狀況。

長者自殺死亡佔比高
社工局卻無完整資料?

保安司辦公室數據顯示,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三年間,五年內本澳居民自殺身亡個案分別是49、64、50、69及72宗。其中六十五歲或以上自殺身亡數字分別錄得13、25、16、27及21宗。(圖一)

其中二〇二〇年、二〇二二年、二〇二三年的長者自殺數字皆超過20宗,分別佔該年總自殺人數39%、39%及29%。二〇二〇年及二〇二二年的宗數較多,分別有25及27宗。

去年疫情已經結束,但本地長者自殺個案仍有21宗。

另一方面,作為長者服務重要的統籌部門,社工局卻無法提供長者自殺數據,遑論探究長者自殺的因由。該局在回應本媒問及有關長者自殺方面數據時稱,「長者自殺的死亡數字及死亡原因需由相關部門進行調查和統計,局方並無相關的完整資訊。」

通脹、撫養比上升
經濟壓力長者難開心?

長者自殺的成因複雜、多樣,往往涉及多個因素的交互作用。事實上,隨着人均壽命延長,為確保長者基本需求,對長者的社區支援和經濟支持更為重要。

假設情況是,有長者多年前已留有存款再選擇退休,那麼他們是否可以在完全脫離政府的幫助下,單靠存款去維持退休生活?目前本澳通脹、撫養比連年節節上升,對長者的個人經濟構成形響。在這情況下,有部分長者只好選擇繼續工作、延遲退休。

本媒亦以近年部分經濟數據分析長者所面對的壓力。一九九八年至去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數據顯示,除了二〇〇三年略為下跌外,物價一直維持上升趨勢。二〇〇三年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為53.45,而去年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則達104.68,升幅接近一倍。(圖二)

二〇一九年,老年人口撫養比率為19.4%,至二〇二二年已上升至23%,增長趨勢亦意味着本澳的老齡化問題正在加劇。(圖三)

事實上,於二〇一一年至二〇二一年期間,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動人口與非勞動人口數字亦有所上升。

在二〇一一年,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動人口為5,077人,非勞動人口為34,887人,兩比例約為1:6.87;而據二〇二一年的全澳人口普查,該年六十五歲以上的勞動人口上升至12,908人,非勞動人口為69,904人,兩者比升至約1:5.42。可見不單長者人口上升,連帶願意投入勞動的長者人數亦正比增加。(圖四)

另一方面,由於澳門現時還未設有強制性公積金制度,只有極少退休人士在其企業退休後獲得保障,大部分退休人士只能靠由社會保障基金所得的養老金以及非強制性的中央公積金。

據社保基金的數據,觀察在澳因年滿六十五歲獲批准提取公積金的人數及總發放金額,特別的是,自二〇二一年開始,提取人數及金額皆下降不少。二〇二〇年的批准提取人數為7.5萬人、總發放金額為10.79億澳門元(下同),而到了二〇二一年提取人數降至一萬人、總發放金額為5.44億元,這或與退休人士現時更傾向先保存該筆收入,留待「慢慢搣」有關。(圖五)

養老金方面,自二〇二〇年開始,每月發放額定為3,740元。

二〇一九年的申請個案為9,936人、二〇二〇年、二〇二一年的申請個案回落至九千宗以下,但二〇二二年的申請個案上升至11,434宗。

於二〇一九年的養老金受領人數目為11.7萬,直到二〇二二年,受領人數目已上升至13.7萬人;總發放金額則由二〇一九年的39億元上升至46億元。(圖六)

獨居長者、雙老家庭
是否有足夠支援?

據二〇二一年統計局住戶結構數據,該年全澳居民當中,65 歲及以上的獨居長者戶為 9,430 人,兩老夫婦為 10,290 戶,即20,580 人。獨居長者可能面臨孤獨和社交隔離的問題,若為兩老夫婦則或需處理共同生活和健康問題。本澳對於獨居長者、雙老家庭是否有足夠支援?

從長者不能自理、需要援助的數據,或可探討部分狀況。據統計局二〇二一年人口普查,六十五歲及以上未能自理日常生活的人數總共有5,226位,其中約有半數,即2,641位是85歲以上的長者。(圖七)

有部分生活未能自理的長者,幸運地有家屬照顧。若長者是獨居、由老伴照顧,那麼本澳現時家居照護、院舍服務又是否能滿足他們的需求?

目前本澳的安老院舍宿位名額只有2,510個,而據社工局回覆,截至去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澳的日間護理服務名額為460個,預計今年將增加45個名額至505個。

該局又表示,約有1,400名長者正在使用家居照護服務,以及分別有逾二萬人次及近五千人次使用非緊急醫療護送及穿梭復康巴士服務。

在院舍輪候方面,社工局則指,納入「統一評估及中央轉介機制」的受資助長者院舍平均輪候時間維持在約18個月。

政府近年對長者投放資源不減
長者服務可達標?

隨着老齡人口增加,近年的養老金、敬老金總發放金額皆呈上升趨勢。同時,政府在資助長者服務團體相關方面支出亦未見放緩。然而,這些團體在服務質素上有否滿足長者需要則不得而知,亦未曾見當局公佈有關長者服務團體評核。

本媒翻查特區政府年度一般綜合預算,可見社工局在二〇二一年至二〇二四年資助社會援助活動、服務團體、家庭及個人、敬老金等支出。今年,社工局的資助為34.9億元,相較於二〇二一年是29.4億元,增長近兩成。但這款項不只單一投放在老人服務上,還包括青少年服務、弱勢家庭服務等。(圖八)

二〇一九年至二〇二三年間,每年的敬老金皆為九千元。二〇一九年敬老金的合資格發放人數約為九萬,總發放金額約為八億元。直至去年敬老金的合資格發放人數約12萬,總發放金額接近11億元。可見發放人數及總發放金額皆呈上升趨勢。(圖九)

在社會保障層面上,本地長者有基本支援,如養老金、央積金、敬老金。當局亦通過資助社會援助活動、服務團體等以支援長者。然而,這些經濟支援能否追上通脹及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則成疑,更多關懷、適當服務提供亦不可缺少。

讓長者晚年過得快樂、有尊嚴,是一個需要社會共同繼續努力的課題。

這篇文章 人生下半場 長者如何快樂生活? 最早出現於 論盡媒體 allaboutmacau media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