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梁冠峰:改善生態區雀鳥環境 光污染為首害 企業須自覺責任
  • 中央出台六項便利內地居民來澳措施 特區政府多部門發稿表示感謝
  • 有「島」未為輸?——填海「堵」未來
  • 澳門觀豚捉迷藏 我們還有多少次「下次」?
  • 跟保育倡儀者麥希汶走一趟海上觀豚之旅: 海豚保育,是角力,也是處處驚喜
  • 填海造陸,海洋變垃圾掩埋場?——「生態島」計劃及其爭議
  • 「生態島」事件部分爭議
  • 社會與海洋疏離 本澳海洋生態何以持續?
  • 梁冠峰:人類若不友善對待海洋及動植物 必然遭反噬
  • 垃圾填海造島 是建「生態」還是造災難?——反思外國生態島、垃圾島案例
  • 填出前路或埋沒未來?細數澳門填海五百年
  • 工聯議員促將暴雨等「極端」天氣事件納入僱員工作安排指引
  • 靜雞雞諮詢?「生態島」環評首次公示倒數中 海豚保育團體促一人一信叫停項目
  • 6百元醫療券下月1日起使用 範圍擴至深合區
  • 解決「租霸」問題 特區政府擬引入較簡便勒遷程序 遲交租金達5個月便可啟動
  • 6月18日至7月2日 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參選人報名
  • 首季本地居民失業率為2.7% 按季下跌0.2% 收入中位數按季升5百
  • 高士德區一間日用品店被揭涉嫌非法進口及無牌供應藥物
  • 社工局:日後院舍青少年若外出後尋找不果 所有受資院舍最遲要晚上11時報警
  • 兩間食品廠被揭共用340公斤過期餡料製包點 市政署:有兩間食店售賣

天下之本在國──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討論的省思

2015-05-21 14:22

澳門課程改革路線圖(林發欽繪制)

天下之本在國──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討論的省思

天下之本在國──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討論的省思

天下之本在國──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討論的省思
吾輩(我與一批志同道合的歷史教師)倡導與實踐澳門鄉土教育十餘年,旨在培養學生由知鄉而知國,由愛鄉而愛國,進而將知與愛自然內化成日常行為,以自己的標準和能力貢獻澳門乃至國家。歷十多年的努力,「鄉土教育」之理念雖已根植社會,受到普遍認同,但卻從未如最近的「國民教育」、「國情教育」般引起社會廣泛的爭論。究其原因,我等強調澳門鄉土教育是要填補本土知識教育的空白,就教育論教育,動機單純,既不以「鄉土」排拒「國家」,更不以「鄉土」硬銷「愛國」,故一直沒有引起各方政治介入,可以輕鬆地由下而上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
作為歷史教育工作者,我對澳門近期關於「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的討論一直保持沉默,因為討論雙方,甚至多方,都是以政治人物為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普通基層教師在討論中已被邊緣化,大家在爭論教育問題,一切卻又似乎與教育專業無關。但觀乎討論的過程和內容,對一些教育問題的誤解,以及對教育專業的損害,我等認為社會有必要以理性、中立、持平的態度重新省思這場教育爭論。
從香港課程改革教訓說起
香港回歸以後,課程改革將「中國歷史科」邊緣化,使之逐漸成為選修科,甚至失卻「科」的地位。但與此同時,卻又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旨在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香港「國史」與「國教」的撤與設,本來都是出於課程理論的學理觀點,但在「政治」參與下,卻有截然不同的結果。
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一種主流觀點認為,在基礎教育階段,傳統的學習內容過於零碎、分散和脫離社會生活,於是合併科目、統整知識和改革內容成為課程革新的重點。香港「中國歷史科」被邊緣化和去學科化,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課程觀點。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文化薪傳、國家認同、傳統更生、本土社情等因素卻受到了忽視,顯然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也有一種課程觀點強調,課程硏究不僅着眼於如何改革已存在的內容,更要關注有哪些內容應該教而沒有教。香港被殖民管治百多年,「國民教育」長期失語,「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設立,主要就是基於這樣一種課程觀點。社會人士常提出某某知識應列入學校課程,其實也是出於此種認知。以教育論教育,「國民教育」的回歸,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政治過分熱情,卻使之作為科目的名稱,並出版了一些脫離香港主流認知的輔助性教材,終於引起社會巨大的爭議。這項課程改革落實的結果和經驗是,教育的學理被充分考慮了,政治的需要卻被過分放大了,結果引起社會不同政見人士的抗議,政治爭論延伸至教育,傷害了教育專業本身,使本來具有正當性的「國民教育」染上莫名其妙的「原罪」,所以同樣是一次失敗的課程決策。
今天,香港正試圖透過新的課程改革修正以上兩項失敗的課程決策,一是極有可能還「中國歷史科」正統地位,二是極有可能革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使之更適應香港社會,甚至重設科目的名稱,使之更容易被香港社會接受。當然,由於相關改革還在醞釀和諮詢之中,最終結果如何,目前言之尚早。
我等意想不到的是,香港已有經驗教訓之課程爭議,最近竟然在澳門有重演之勢。澳門的討論,在議題範圍和內容上都因襲香港,未能建立起適合自身需要的有意義的教育論述,鮮有人探究「國民教育」與「國情教育」的具體內容,在各自表述之下使教育討論淪為遠離教育的政治論爭。
國民教育與國情教育的含義與異同
國民教育有兩個含義:一是教育理念和模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推行的正規教育,往往有義務、普及、全民、平等、免費等性質,為國家政治經濟發展服務,尤其重視確立受教者的國民身份,台灣的「國民教育」就是這個概念。一是主題教育,透過特定的內容,着重培養學生的個人品德和國民素質,增強學生對國家的熱愛和認同,香港的「國民教育」就是這個概念。目前澳門討論的「國民教育」,即是香港的概念。而「國情教育」顯然與「國民教育」的第二項含義類似,是一種主題教育,旨在透過對國家各種知識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正因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同為主題教育,且目標相同,內容重疊交錯,加上香港經驗的影響,使澳門社會在這次討論中交互,甚至混淆使用這兩個名詞。
具體到課程內容,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粗略而言,國民教育的範圍廣泛,是國情教育的母集,包含國情教育;但與此同時,國情教育是國民教育的核心內容。國情教育主要以「國家」為範圍,包含國家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歷史文化和當代社會四大部分。而國民教育除以「國家」為範圍外,還有「個人」、「家庭」、「社會」「世界」等範疇,培養學生從內而外漸次確立不同的身份認同,最終成為有素質的國民。
由以上分析可見,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作為主題教育,內容龐大而系統,分散在不同的教育階段、不同的學習領、不同的學科,也一貫存在於學校課程,一直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例如:小學的常識科,中學的品德與公民科、歷史科、地理科、國文科就有大量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的主題;學校日常的教學活動如早會、周會、班主任課節、考察交流、專題研習、社會服務和各種興趣班,都有可能滲透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的內容。
綜合以上情況,澳門討論中的「國民教育」的目標與內容,與推行中的「品德與公民科」其實大致相同,只是更強調「國」之觀念;而「國情教育」的課程目標與內容,則更合乎今次各方討論的「那個東西」。事實上,教青局3月21日發出的官方新聞稿,就以「國情教育」為主題向社會解釋有關教育政策。
國情教育在澳門課程改革中的位置
在激烈的社會討論中,有意見擔心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會獨立成科。我等態度很鮮明,認為澳門需要推行具批判精神的愛國愛澳教育,但不應將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獨立成科。如上所述,目前澳門學校開設的「品德與公民科」已基本包含「國民教育」主題的內容,故沒有重複設置科目的必要;至於「國情教育」,根據回歸以來澳門課程改革的規劃,在學校課程中並沒有這樣一個科目的位置,所以也無需憂慮。
我等一直公開提倡把「愛國愛澳教育」寫進教育法律,以便依法大力推進「鄉土教育」。2006年頒佈的《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是澳門教育的基本法,描繪了新的澳門教育藍圖,其中明確要求培養學生「愛國愛澳、厚德盡善、遵紀守法」的品格,一定程度上回應了我等多年的訴求。根據《非高等教育制度綱要法》,澳門開展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2014年頒佈《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成為澳門學校課程的綱領性文件,規範了各教育階段的學習領域和科目設置,當中從小一到高三,都設有「品德與公民科」,但都沒有「國民教育科」或「國情教育科」。而根據課程框架,當局正開展各學習領域和科目《基本學力要求》的編制,當中也不存在這樣兩個科目。按照課程設計的理論和程序,《基本學力要求》確定後,即可據此開展教材和教科書的編寫,最後透過先導計劃將設計中的課程引入課室,落實課程改革。就我所知,在這些環節也沒有「國民教育科」或「國情教育科」的位置。 在知識經濟時代,教育正面對課時有限,知識無盡的困惑,甚麼都重要,甚麼都要加強,最終只會應驗「教得越多,學得越少」的教育名言。國情教育作為一項主題教育,與鄉土教育、愛國教育、環保教育、兩性教育一樣,並不是一個學科,而是與學校教育中已存在的其它學科互相交叉,早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所以並不適宜獨立成科走進學校。所以,今後國情教育如一定要所謂「加強」,最有可能以補充性課程指引和輔助性教材的形式進行,在獨立科目中並沒有預留它的位置。事實上,以當代國情為重點內容的輔助性教材早就出版,與一項學生比賽配合,在學界推行多年。
討論中值得商榷的觀點
圍繞今次討論,有很有觀點值得商榷。
有意見認為,國家日益昌盛繁榮,經濟成就舉世矚目,很值得我們愛,值得我們驕傲;也有意見認為,國人文明程度低,國家腐敗、司法不公、權力失衡等問題嚴重,不值得我們愛。這些思維都是功利主義的,以此教育學生,憂矣!國富國強該愛,國貧國衰更當愛,中國自古即有「家貧出孝子,國難顯忠臣」的諺語。愛國與否,與國之貧富無關。
有調查和意見指「反離補法運動」後青少年的國家認同下降,需要加強國情教育。這是不檢討自己而諉過於人的最佳例子,也就是不解決人民提出的問題,而是企圖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民。同一項調查幾年前還贊許回歸後愛國教育成功,不出兩三年就大逆轉,可能嗎?不矛盾嗎?由於相關調查是引發今次澳門國情教育大討論的導火線,有必要日後專文討論。事實是,青少年走上街頭批評政府,提出政府具體施政的不足,正是公民教育與國情教育成功的結果。
有意見認為只需向學生呈現事實,不須引導學生愛國,愛與不愛由學生決定。這不是負責任的教育態度。受過師訓的人都知道,傳統教育理論強調知識、情意和技能是教育的三大目標,只要是正面的普世價值,都是教育需要引導的。「愛國」乃正面的價值觀,一如愛己愛人,我們可以不強迫學生去愛,可以持平,可以提供更多正反面的資訊,可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但卻不可以迴避養成學生愛國的情操。
有意見提出應加強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教育。但事實是,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歷史教育,尤其是中國歷史教育是完整而系統的,如果認為年青一代對中國歷史缺乏認識,那並不是因為缺乏歷史教育,而是中國歷史教育在課程呈現、教學方法和評鑑等環節亟待改革。倘若學生都把當前學校課程中的國史內容都學會並融會貫通,一定會成為國史小專家。
以上種種,以及還有更多觀點有待澄清和開展更有深度的討論,以理順問題,凝聚社會共識,讓國情教育走出政治爭論的漩渦。
我們必須愛國
全球化之下,「民族國家終結論」為越來越多人所接受,但人類數千年歷史經驗告訴我,在我們可見的未來,起碼的二三百年內,「國家」依然是人類社會最堅固的結構主體。沒有不亡的王朝,沒有永遠的政權,沒有不輪替的政黨,但卻有永遠的民族國家──例如我們中國。黨國有別,不滿政黨,無須遷怒於國家。中國是世界華人歷史與文化的「原鄉」,「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是揮之不去的「鄉愁」,超越政權,連接歷史與未來,迴盪寰宇。
從歷史上看,愛國愛澳確實是澳門人的核心價值和重要傳統。清代,澳門人為抵抗葡萄牙殖民擴張,冒死行刺亞馬留總督,有人因此殉國;民國,澳門人為抵抗日本侵略國土,前赴後繼共赴國難,有人最終犧牲了年青的生命;今天,有澳門人為祖國強盛而自豪,也有澳門人為追求國家的民主制度而堅持吶喊。從洋務運動到百日維新,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從改革開放到六四事件,國之大事,雖遠離政治中心,但卻總有澳門人的參與和身影。這不是愛國,又是甚麼?
當然,愛之主體雖同為「國」,但端視愛國之人的身份和目的,「國」之內涵卻千差萬別。歸納起來,大致有利益之國、權力之國、政黨之國、政治之國、經濟之國、民族之國、歷史之國、文化之國、理想之國。澳門今天之愛國者,眾多嘴臉,各顯神通,各取所需,各有所得,澳門人心裏有數。
今年是二次大戰勝利七十周年,也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歷史研究者,最近一年以來,終日全副身心投入到戰時故紙堆和戰爭倖存者的口述資料中,我等更深刻感受到國之可愛,國之該愛,國之尊愛。那些從山河破碎的國難中走過來的老人,正要無可避免將帶着民族苦難和個人遺憾走向歷史,他們對「愛國」之感受,定必比我等深刻。戰時全國抗戰教材,有一章名為:「我們必須愛國!」那不是口號,也不是教條,而是民族的悲壯,國體的吶喊!我等的意思是:萬年滄桑,愛國是必須的。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雖千百年也,其義歷久常新。我知道,討論各方都不會喜歡我這篇文章,或許它只是習史者和為師者的喃喃自語,但這正是本文的要旨,澳門「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的討論,需要聆聽更多教育專業和歷史專業的意見。
課程的設計與呈現,本身就是各種權力話語衝突和妥協的結果,所以,政治介入課程是不可避免的,公眾參與課程事務也是理所當然的。當中的關鍵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應成為課程改革的主要力量和決策者,排除左中右的政治干預,向公眾傳達基本的課程原理和改革理念,盡可能糾正流於表面的是與非的二元對立的論述,引領公眾深入討論課程內容。「國民教育」和「國情教育」也是如此,課程改革是一門專業,不僅涉及教育學、課程理論等專業知識和當科的學科知識,更需要與本地社會縱向的歷史脈絡和橫向的社情民意密切結合。我等繼續關注之。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