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新聞
  • 特首晤解放軍南部戰區政委魏亮 就共同維護澳安全環境貫徹落實「一國兩制」交換意見
  • 澳大河隧演習封路
  • 「存憑有理」抽獎揭曉
  • 利賓納濃縮飲品代理商 擴大回收有問題批次
  • 剛果男來澳前已證實患染 澳現今年首例虐疾個案
  • 澳確診一宗輸入性登革熱 患者菲婦病情危重
  • 民署辦「食衛督導員」課程
  • 年來生多宗致命工業意外怵目驚心 當局擬修改職安健法規 廿人以上工地須配備安全督導員
  • 女友涉以假口供誤導警方遭法辦 賭敗港男爆竊維生被拘
  • 黑沙九澳巴士站點調整
  • 兩巴士站維修停用
  • 電騙再多一宗 女損失百萬人民幣 反詐騙聯動機制啟動
  • 紅色通緝令走私大案外逃紀某印尼落網 國際刑警移交拱關專案組
  • 休漁期結束 海事局內港指揮海上交通 澳百多艘漁船揚帆出海作業
  • 「壽司店食安」講座報名
  • 中總青委與大馬青商加強交流
  • 金業公會向會員商號 進行黃金成色檢測
  • 珠檢疫局排查供港澳禽蛋
  • 井岡山澳門同學會首屆理監事就職 何猷亨籲青年齊學習井岡山精神
  • 負責任博彩認識度 問卷調查下周展開

法院裁決一宗醫療事故引起醫療界強烈迴響 馮志強 陳亦立 醫療責任不應刑事化

2015-06-05 00:00

【專訪】法院對一宗醫療案件的裁決引起醫療界強烈迴響,多日來都有醫療團體刊登聲明質疑法院判決。身兼鏡湖慈善會理事長的馮志強議員中華醫學會理事長兼議員的陳亦立,昨日接受傳媒訪問時也「發炮」。

馮志強批評法院的判決對醫務界人士不公平,只聽了兩名顧問的意見就要涉事醫生負上刑事責任,過於草率。他促請政府儘快建立有公信力的醫療事故委員會,否則,將來沒人敢做醫生。馮志強指今次裁決對醫務界造成沉重的打擊。「有咩可能作為刑事控訴?醫者父母心,你有無見過的父母對仔女唔負責任?」他又質疑本澳的法官多是翻譯員出身,亦有的原是庭差,「讀兩年法律就可以成為法官」,但沒有很多實踐經驗,審理案件時不夠客觀。

對於今次法院判決,有多個醫療團體及鏡湖慈善會都在報章刊登聲明表示質疑,問及是否向法院施壓?馮志強否認向法院施壓,強調只是「不平則鳴」。「你點可以咁樣控告醫務人員?案件發生咗十幾年,鏡湖醫院已經息事寧人賠了二十多萬畀患者,現在又舊事重提,其實佢地有無諗過會有的咩後遺症出現?」

他並認為,鏡湖醫院屹立澳門一百四十年,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鏡湖一年有超過一百三十萬人次就診,出院人數達三萬多人,真正涉及醫療事故的個案一年只有約十宗,「生老病死係必然㗎嘛!無理由去醫院救治就要生猛行返出來,無可能㗎嘛!」「有病一定要好得返㗎咩?咁無人去殯儀館啦!」

馮志強力撐兩名涉事的鏡湖醫生有經驗、有學歷。又指澳門發生那麽多醫療糾紛,事實上很多是因為病者對澳門醫療缺乏信心,不遵守醫嘱。然而他也稱,很多有經濟能力的人都捨澳門而到香港求醫。

陳亦立接受訪問時表示,醫務界並非要翻案,「唔係想將件事搞大」,而是不希望醫療出錯與刑事責任掛鈎,希望透過今次事件令社會認知到睇醫生有風險,「好似去投資,有升有跌,有賺蝕,每做一個醫療行為都有風險。」

陳亦立指,「醫療是一個不確定的科學,有好多原因可以導致誤診,有好多人真係到過咗身個日都唔知咩事。要通過屍解先能夠確定到佢係咩病。」而一些先進的國家,如美國的誤診率都有三成。他認為,醫生犯錯通過金錢上的賠償是應該的,但與刑事責任掛鈎則令個醫務界感到擔憂。「一般診療在正常的情況下又要告,你話以後邊有人做醫生?……醫療專業不是一個買賣,你畀咗咁多錢,我就畀咁多服務你,如果唔係你就賠返畀我啦。」

他希望《醫療事故法》能夠盡快出台,代替用刑法處理醫療糾紛。而現時立法主要障礙是保險和專業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