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門新聞
  • 國際新聞
  • 科技資訊
  • 影視娛樂
新聞
  • 上海「套路貸」高發 在校大學生及未成年人成被害對像
  • 順豐回應快遞員猥褻女孩: 依警方調查結果嚴肅處理
  • 吉林松原發生4.5級地震 近一個月已震14次
  • 東莞五星酒店賣淫案一審宣判 老闆「太子輝」被判無期徒刑
  • 中國民航嚴懲「黑廣播」 罰款上限至50萬元
  • 中國第一大跨徑鋼桁梁懸索橋 洞庭湖大橋合龍
  • 山西和順一煤礦礦難致4死5失蹤 相關人員被警方控制
  • 20170816B2中國新聞
  • 堅持公交優先不動搖
  • 第五屆立法會畫上句號 多名議員表不捨
  • 賀一誠:立法工作健康成熟
  • 3000經屋年底落成 偉龍馬路公屋類別待定
  • 20170816A1澳聞
  • 本澳今年 沒有入口韓國雞蛋
  • 四款利賓納濃縮飲品有問題 民署發食品預警要求停售
  • 梁文燕托兒所辦新生家長會
  • 德清鋼琴走進世遺崗頂劇院
  • 團體慈善探訪安老院
  • 四款腐乳及紅腐乳疑受污染 檢出含蠟樣芽孢桿菌須停食用
  • 珠檢局提醒攜帶寵物過關 需辦好檢疫通行證

科技基金重視項目可持續性

2015-07-26 05:52
科學技術發展基金行政委員會主席馬志毅表示,雖然本澳現時科普教育氛圍濃厚,但項目可持續性與師資難尋已成為推廣的兩大難題。未來會建議申請科技基金的項目單位關注可持續性問題,盡量在單一的項目中衍生出更多具有關聯性的研究課題。
馬志毅指出,現時本澳科普文化教育氛圍濃厚,每年向該基金申請的項目多達200個左右,主要包括機械人科普與創新創作相關的科普試驗,如參加國際性、全國性的創新科普比賽、數學奧林匹克比賽、及涉及動手操作的生物與化學比賽等。他稱,去年鏡平中學的科技項目在全國創新科技大賽中脫穎而出,獲得了最高的科技主席獎,這對澳門的學校來說,是個莫大的榮耀與鼓舞,他們一直都很努力去落實科普教育的推廣工作,不斷鼓勵學生們在課餘時間參與國際性比賽。
此前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科學創意中心總監黃金耀在接受訪問時表示,現時澳門科普研究發展與十年前的香港相同,學生不乏創意且潛質巨大,但因欠缺學校、教師的支援而常常導致科研胎死腹中。對此,馬志毅回應,早前自己曾參觀過申請科技基金的學校,認為合適的師資的確是一個難題。他稱,科研活動一般都在課餘時間進行,而且每一個項目在挑選階段都需花費一至兩年的時間,甚至更多。這需要老師額外付出時間與精力去持續陪伴及輔導學生完成課題研究,因此找尋合適的師資成為科普文化推廣的重要難題。
他續稱,在科普教育中,具有承接性與連貫性的教導效果更加明顯。縱觀香港的「摘星之路」,很多學校都是連續幾年獲獎的,這與老師的持續跟進,及學生的持續分享有莫大關係。他又表示,目前本澳科普教育項目比較零散,很多時候一個科研項目結束後,第二年又重新開展另一個全新的項目,導致了科研之間的持續性與連貫性不能很好的銜接。他透露,目前該基金已與澳門大學科技學院簽署了合作備忘,希望大學的部分設備與資源能運用到中學來,以實現資源共享。未來該組織會考慮如何加強與學校的溝通,以清晰資助方向。他建議,申請資助的單位或學校應重新關注項目的可持續性,在項目完成後可再衍生更多關聯的科研課題。
至於是否有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學生在傳統應試教育與科研之間無法兼顧的難題,他坦言,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招生政策。但香港一些名校亦有專門培養特長生參加比賽的做法,相信只要本澳學生突破瓶頸,在科技領域中取得國際性佳績,一定能推動澳門科普文化向新的台階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