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連藍底大學也歧視陸生難怪跌跌不休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正為與柯文哲分手進行評估試探?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蔡英文或將遭遇賴清德柯文哲兩路夾攻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桃檢吸取教訓後更大考驗還在後頭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民進黨發動對國民黨的「斬首戰役」?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金門開賭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九寨溝地震台方欲乘機「破關」卻碰壁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只要去掉「台獨黨綱」將超越「維持現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中梵建交條件或近成熟將給小英「凌遲一刀」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 以實際見聞利益攻心化解台青迷思

馬英九登太平島既有政治也是權謀

2016-01-29 05:09
  擾釀了一段時間的馬英九登上太平島的計劃,昨日終於成局。馬英九此舉獲得了普遍好評,即使是在政治上敵對的民進黨或「時代力量」,容或在細節上仍在挑剔毛病,但對其大方向卻不敢否定,「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還間接地予以高度肯定。實際上,台灣島內的各種政治勢力,無論其對台灣地區的「國家定位」是什麼,由於太平島是民族祖產,而且涉及「固有疆域」,因而都不敢唱反調。因此可以說,馬英九在其任期的最後階段,終於首在政治上取得「最大共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其在政績上的不足。
  當然,倘馬英九仍然像不久之前那樣,在是否登上太平島的問題上躊躇不決,由於他的餘下任期已經越來越短,不排除在其任期的最後階段,出現某種突發狀況,使得他未能實現登島的夙願,可能就遺下終身遺憾,連在「國家」定位上有所偏差的陳水扁也不如。實際上,陳水扁在其任期的最後階段,登上了太平島,並作出了還算是正面的宣示。因此,馬英九的登島,在國民兩黨的暗中較勁中,不讓陳水扁「專美」。馬英九作為民族主義者,倘未能在其任期內實現登上太平島,就將使其「保釣英雄」的形象大受損害。如今的登島,終使他在年輕時「保釣」,出任「總統」後曾前往最接近釣魚島的軍事基地宣示主權的基礎上,最後補足他對海域主權的行動宣示,並使得他在語言論述上的東海和南海「和平倡議」更具公信力。
  值得注意的是,馬英九在登島談話中,提到了菲律賓對中國大陸的南海仲裁案,因而他此舉無論是登島之行,還是在談話中強調太平島是島不是「礁」,都在客觀上等於是為中國大陸「月臺造勢」,力挺的意味甚濃。儘管有人質疑,馬英九《南海和平倡議》的具體內容與中國大陸的南海政策多有並不契合之處;也有人質疑,馬英九的力政太平島的是島不是「礁」,或會有暗指大陸在南海幾個礁盤上填海造島之虞,但只要大原則是維護民族祖產的,在細節上存在著某些差異,又何足道哉!這正是求同存異,包容共濟的所需。因此,更有人認為,馬英九此舉,可能已為在他卸任前實現第二次「習馬會」,創造了有力的政治氛圍和條件。
  馬英九的登島,也體現了他終究沒有屈從於美國的政治壓力,要做一個挺直腰板,揚眉吐氣的中國人。實際上,馬英九的「親美」,眾人皆知。不久前為何已經做好一切登島準備的馬英九,卻「縮沙」沒有去?據說是美國施加了壓力。據當時的報導說,馬英九策劃在卸任之前,到拉丁美洲訪問「邦交國」,爭取在過境美國時享受更高的禮遇。因而在權衡得失之下,屈從了美國的壓力,放棄了登島。
  誠然,馬英九要訪問拉丁美洲這些國家,或許是有其「小九九」,就是要凸顯他的「活路外交」的成就。實際上,這些國家在國際大趨勢及市場考量之下,其實早就希望能夠與中國大陸建交。但北京為了配合承認「九二共識」的馬英九的「外交休兵」政策,婉拒了這些國家的建交請求,讓台灣當局能夠保住維護二十來個「邦交國」的面子。但在蔡英文當選並就任後,由於不承認「九二共識」,可能會發生「雪崩式」的「斷交」潮,北京接受這些國家的建交請求。這就與馬英九能夠保持這些國家的「邦交」,形成強烈的對比,洗刷潑向馬英九身上「無能」的污水,至少是在「外交」領域方面。
  而現在馬英九卻不顧美國仍在施加的壓力,終於登上太平島,是否意味著美國已經拒絕了他「更高禮遇」的要求,而他則以登島作為報復「嗆聲」的手段?或是馬英九終於想通了,與其爭取美國提供更高的過境禮遇,不如在南海問題上展現自己的民族主義氣概?實際上,在馬英九決定登島之後,美國很緊張,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還提出了「警告」。因為馬英九此舉,對美國的南海戰略極為不利,而且還有海峽兩岸在南海問題上「攜手合作」的意義,這正是美國最不願看到的。但馬英九最終卻不顧其原本的「幕後靠山」的感受,還是登上了太平島。這可能是一件認為,反正自己的任期就要結束,今後不再需要美國提供「保護傘」,而且美國「過境禮遇」與自己的「歷史定位」相比,後者更為重要。反正即使是美國沒有提供更高的「過境禮遇」,也不會妨礙他的最後拉丁美洲之旅。而且,馬英九此舉,也不排除他要表達對在「總統」大選前後,美國對蔡英文的態度發生質的變化的高度不滿。
  因此,馬英九的登上太平島,還有另一層考量,就是與與蔡英文進行對照。實際上,蔡英文除了是在太平島的歸屬問題上不敢胡作非為之外,但在整個南海政策立場上,卻採用了與傳統國民黨當局以至是陳水扁不同的立場。她的主張是:一,對南海各方主權主張,要依據國際法來處理,尤其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主張依國際法以和平手段來處理。第二,民進黨也主張與堅持在公海上的自由航行權,不能接受任何挑釁。按照這個政策立場,她是打算放棄「十一段線」並避免使用「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的提法的。
  值得關切的是,據《華盛頓郵報》報導,蔡英文去年六月間訪問美國,於六月二日與美國軍政要員舉行秘密會議時,對美方政要作出如下的重要承諾:一、釣魚島若發生衝突,台灣願意提佳山基地供美日的軍方使用;二、若台灣發生內亂,引起中共攻打台灣,將由美方封鎖太平洋,戰爭初期階段由台灣應對;三、若在南海地區發生中美衝突,台灣無條件將太平島交給美菲處理。這就是出賣民族利益了。
  顯然,馬政府如此高調地視察太平島,其中就有著反制蔡英文的南海政策立場之意,並以重申「十一段線」,來「框住」蔡英文。馬英九此一手段,在某個角度上看,與二零零零年三月陳水扁當選「總統」後,宣佈將會委任蔡英文為「陸委會」主委,而仍然在位的國民黨政權「陸委會」主委蘇起,就搶在自己即將卸任,蔡英文尚未就職之時,歸納梳理出「九二共識」這個概念,要將之「框住」蔡英文那樣。當然,去年底的「習馬會」,就更是要以強調「九二共識」,來蔡英文劃定「紅線」。
  因此可以說,馬英九昨日的登上太平島,既是政治表態,也是政治權術,而且還是有多重考量,既針對美國佬,更劍指蔡英文。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