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博鼇五問中國經濟: 底氣怎樣?前景如何?

2016-03-26 05:12
  【中新社博鼇3月25日電】博鼇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22日至25日在海南舉行。四天“頭腦風暴”中,與會者對中國經濟現狀、前景等五大熱點問題給出各自的答案。
能否確保6.5%以上經濟增速?
   中國官方將2016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6.5%-7%。有外媒認為,考慮到去產能、去杠杆等艱巨任務,實現6.5%以上增長“非常困難”。
   但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大,可用的政策空間多。如果充分利用這些優勢,維持6.5%以上的經濟增速“是完全有可能的”。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稱,當前中國的確在經歷去產能等調整,但比1999年時的情況要“容易得多”,預計今年可實現6.7%的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拖累世界?
   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新興經濟體遭遇困境,世界經濟諸多難題皆因中國經濟增速下滑?
   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確會影響全球產業鏈的合作夥伴,“但這是短期的”。與增速相比,中國正在進行的經濟結構調整更值得關注,這終將使世界受益。
   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榮譽主席Leo Melamed看來,眼下大型經濟體“各有各的痛苦”,不能把歐洲和日本的經濟低迷都怪到中國頭上,“中國不對這些事情負責。”
  實際上,對世界而言,適應比抱怨更明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Edmund Phleps稱,現在要做的是適應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階段,“這一階段的增長不可能重複上一階段的平均增速。”
供給側改革究竟怎麼改?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視為解壓中國經濟的根本。這項改革究竟應該怎麼改?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效率,讓失去競爭力的企業平穩退出,釋放出更多資源支援新經濟。
   “如果要重視供給側,那當然需要投資。”林毅夫認為,供給側改革首先應重點補短板,如高端製造業等。在此基礎上,通過簡政放權等手段降低企業的制度性成本。
   在改革的同時,創新步伐也應當加快。“一個國家的經濟要保持長期健康發展,沒有廣泛、觸及社會各個層面的內生創新是無法做到的。”在Edmund Phleps看來,供給側改革只是達到這種創新的“冰山一角”。
穩增長政策儲備夠用嗎?
   在多次降息降准、提高2016年赤字率至3%後,中國穩增長政策儲備還夠嗎?
   “中國政策工具庫裡其實還有很多可以使用。”春華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胡祖六表示,中國的基準利率仍偏高,跟歐盟、美國、日本相比還有降息空間。此外,考慮到財政狀況仍然健康,財政政策也可以更加積極。
   “好牌”不缺,但打好牌的前提是改革。黃益平指出,如果不加快改革,信貸資金還是會流向嚴重產能過剩的產業,無法切實提振實體經濟。
 一二線樓市“高燒”風險如何?
   猴年新春以來中國“亢奮”的一二線樓市,已經開始帶動全國大中城市房地產市場整體升溫。樓市飆升背後風險幾何?
   “如果投機性購房過多,就會出現房地產泡沫,泡沫過大可能觸發金融危機。”林毅夫說。
   此次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高燒”與各地密集出臺去庫存政策有關。但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指出,這些措施的有效性仍有待檢驗。
   “通過房地產調控來支援增長需要謹慎”,黃益平提醒說,如果“有大量庫存的沒消化,沒庫存的反而把泡沫吹起來”,將是中國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在陳志武看來,最好的去庫存方式應是讓因盲目開發而陷入困境的開發商自然淘汰,這樣才能堵住庫存不斷膨脹的源頭。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