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還記得你的少年滋味嗎?

2016-04-26 17:13

《少年滋味》2016, 78min,張經緯, 香港
年輕人應看這片,因為主角們大多很迷茫,但他們對自由、對人生意義都有個人的演繹。家長應看這片,會明白為何年青人會愈來愈不開心。——沈祖堯
聽說張經緯是因為我非常喜歡的《KJ音樂人生》,他拍音樂,拍少年,真的是好看。這次又有幸在第一屆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看到張經緯導演的新作《少年滋味》的全球首映,用他很會講故事的鏡頭講述九個香港音樂青少年的故事,一盤五味雜陳的少年滋味大餐,十分精彩,也十分動人。
電影裡,九個孩子,來自不同學校,不同階層。有各方面都很優秀的優等生,也有因肥胖被霸凌的厭學女孩;有在破碎家庭裡被養大的小孩,也有生活在富裕家庭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的幸福家庭的小孩;有10歲的小小少年,也有24歲的青年;有土生土長的本地少年,也有來自遙遠的青海的新移民少年。這些少年們,過著形式不同的生活,有著各自的煩惱。
風紀隊長Angel是校園風雲人物,是舞台上的主角,但是為著執行校方紀律和內心對紀律本身的不同意見而苦惱,這種苦惱其實非常普遍,因為人總是生活在某種形式的夾縫之中。在談到同學們都在隨波逐流的溫書應付大考,自己也無法逃離的時候,Angel哭了,她的哭泣觸動了我,這不是一種生活艱苦的哭泣,而是青少年特有的理想主義的哭泣,想起了那種對命運不屈服的感受,似乎回到了自己年少之時。那個倔強的女孩,會因為一棵心愛的樹被砍而哭泣,會因為班主任的管理侵犯了同學的隱私而拍案而起,也會為隔壁班那個可愛男生的一個小小動作或喜或悲。少年們細膩的心思和理想主義,讓每個人的年少時光總是充滿著一種憂鬱和茫然。而這種理想主義,正是一個社會的財富,它讓社會充滿可能性,在因循守舊的氛圍裡,找到新的出路。在我看來,一個理想的社會,是一個懂得容得下少年的理想主義的社會。然而,香港顯然不是這樣,小小年紀的他們,多數都提到了「買樓」,「養家」,已經背負上了與年齡不符的顧慮。
當被校園霸凌的胖女孩凱婷帶導演來到一個遊樂場,把自己塞進滑梯的底下時,我也忍不住眼濕濕。那是女孩逃學所待的地方,是她和自己獨處的角落,她在世界的這個小小角落,找到了一個喘息的空間。因為體型被嘲笑的少年,每個學校都會有,他們處在極度的不自信裡,每日在人群之中得到的嘲諷和異樣眼光,讓人透不過氣來。特別在少年人群裡,偏見會不加掩飾的表達,校園裡言語的霸凌隨處可見。從凱婷落寞的眼神裡看到了香港社會生命教育的不足。但是也有溫馨的場景,那個教凱婷打鼓的男生的樸實言語實在是可愛,他的幫助,也讓凱婷在除了售貨員和收銀員之外,多了一項人生的選擇——打鼓。
還有新移民華仔的故事讓同為新移民的我深有感觸,導演跟隨著華仔去了他的家鄉青海。在青海的家族聚會裡,長輩們的言語透露對華仔的驕傲——因為他去了香港,朋友們對華仔的羨慕——因為他去了香港,而華仔卻說「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香港」。他認為「香港不是一個好地方,但是比大陸好一點點」,「外國才是好地方」。這些話語,對我來說,都是十分熟悉的,甚至我自己也會偶爾這樣思考。因為在國內受教育的我們太習慣活在「比較」裡了,而「比較」讓人不快樂,「比較」讓人在面對一個地方的問題的時候,選擇的是逃避。就像華仔的眼神,茫然不知緣由,他在香港的生活,只讓他體會到了歧視和沒有歸屬感,卻不知所以然。
貌似幸福家庭的Vicky,和父母的對話多數是聊聊功課;24歲的Paul,坐在媽媽身邊,對媽媽的言論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態度。兩代人的隔閡,是一個永恆的主題,而消除隔閡,是我們社會一直要努力的方向。成長向來是不易的,這是我和我的朋友們看完最大的感受。回想起那個時期,青春懵懂,充滿稚嫩單純的邏輯,在一個定型了的大人世界裡,處處碰到壁壘,不管是人生的勝利組,還是被校園霸凌的弱勢少年,青春給他們的,並不是單純的甜味,而是一種充滿憂傷苦惱困惑的酸苦滋味。
然而人是善於健忘的,當我們長大以後,會忘記了這些憂鬱苦惱,然後就對下一代,看不順眼:為何我們的孩子要想這些無用的東西?如何讓我的孩子回到「正途」?我們用自己的成長煩惱被忽略所造成的傷痕,來忽略下一代成長的煩惱。少年的煩惱固然無法避免,但少年如果有過多的煩惱,是不是這個社會出了問題呢?畢竟他們代表了未來的社會。
然而,導演沒有讓這部片子充滿絕望感,而是以萬人演唱歡樂頌開始和結束,用音樂串聯故事,給人一種莫名的希望感。因為這群少年,縱然苦惱,卻都有一個出口——音樂。「在唱歌的時候,我感到自由。」十歲的Nicole如是說。也許,少年的要求就是這麼簡單,就如同他們的煩惱一樣。有一個出口,有給他們表達自己的空間,他們就已知足。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