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走在街頭 OFF SITE 在地創作讓藝術走進社區

2016-10-26 14:47
對藝術工作者來說,尋找有獨特性的題材似乎是創作離不開的條件,而一個有著自身歷史和生活年輪的社區,本身就是一個獨特題材,同時也是一個載體,成為澳門環境演出的最好場域。而老社區的保育也不是只有歷史講解等單向形式,而有可能由藝術而引伸出更多元的互動。
本地藝團梳打埠實驗工場自二○一三年起開始策動一項名為《OFF SITE在場-環境劇場創作及交流計劃》,今年已是第四年。以往他們均會選擇澳門一個具特色的老舊社區來作為創作的主題,曾進行過的地區包括:大三巴、關前街、黑沙灣祐漢,今年則選了沙梨頭。
「OFF SITE 在場」強調的是以在地的藝術表演形式,關注城市發展和老街區的文化保育。過往計劃中,有邀請過不同媒介的藝術家參與,以舊街區內獨有的地景中尋找靈感,進行在地創作及演出。
在即將進行的演出中,五位工作坊導師將聯同在工作坊中獲甄選的三位學員,以及三位特邀創作人,以沙梨頭社區的人文環境、歷史文化、社區故事為主題,並結合表演者對該地點的直觀感覺,創作與該環境緊密連繫的演出。十個在地創作作品將分佈在沙梨頭區內多個不同地點上演,觀衆會隨着表演者走到街上,沿着精心設計的演出路線,逐一走進各表演者挑選的地點觀賞演出。
今年則先以工作坊形式,作為進入社區創作的基礎。由五位本地及台灣資深藝術工作者擔任導師:呂澤強、何志峰、郭瑞萍、吳方洲及姜春年(台灣),工作坊內容包括:街區導覽、速寫、資料搜集、街坊訪談、空間創造等,以不同面向引導參加者認識和了解沙梨頭區的歷史和在地文化;此外,梳打埠實驗工場亦前往沙梨頭區內的學校,與學生進行工作坊,讓學生先從認識和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區和環境開始,繼而加強在地認同,學會愛護和珍視自己的地方文化。畢竟演出只是一時,而在地文化的維護和推動,需要一直持續的深植,才有可能延續下去。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