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特朗普外交冷對待歐盟未來當自強 川:歐巴馬留下美麗的信會珍惜

2017-01-24 01:13
  【中央社華盛頓2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天感性地提到,前總統歐巴馬在白宮留給他1封「美麗的信」。
  特朗普(Donald Trump)在數名內閣官員宣誓就職的典禮上說:「我去了橢圓形辦公室,發現這封歐巴馬總統所留下的美麗的信。」
  「他非常親切友好,留下了這封信,我們會加以珍惜的。」語畢,特朗普將1個白色信封塞回外套口袋。
  「我們會謹記他所說的一切,我們也不會告訴媒體,信裡頭到底寫了什麼。」
  現任總統在橢圓形辦公室桌上留下1封信給繼任者,為美國悠久傳統。
  許多人認為,競選連任失敗的共和黨籍老布希總統(George H.W. Bush),1993年留給民主黨籍柯林頓總統(Bill Clinton)的信格外優雅。
  信中寫道:「如今你的成功,就是我們國家的成功,我全力支持你,祝你好運。」
  老布希總統也警告柯林頓總統:「總會面臨十分艱難的時刻,你認為並不公平的批評聲浪,會讓一切難上加難。」
  不過,老布希總統也說,即使在任期最後一天踏入橢圓形辦公室,「我感受到的美妙與對這裡的尊敬,與4年前毫無不同。」
  特朗普外交冷對待   歐盟未來當自強
  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暢言保護主義,也對歐盟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大肆批評。歐盟擔憂未來恐不再能依靠美國老大哥,偏又正值多事之秋,自強之路崎嶇難行。
  歐洲近來遭逢這個冬天最冷寒流,急凍的天氣造成數十人喪命,許多地方也罕見地被白雪覆蓋。但最強勁的酷寒其實來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國。
  特朗普(Donald Trump)20日正式就任美國第45位總統。他在就職演說中指責過去數十年,富裕了外國企業卻犧牲美國工業;補貼他國軍隊卻讓美國的軍事資源枯竭;捍衛他國邊界卻不捍衛本國邊界;在海外砸數兆美元,而美國基礎建設卻是破爛衰敗。
  特朗普團隊的未來施政目標,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國優先」。但他釋放出來的訊息,卻讓一向與美國友好的歐盟憂慮。
  二次大戰後,因為美國推動的馬歇爾計畫(The Marshall Plan),讓戰後破敗的歐洲得以迅速從斷垣殘壁中重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成立也讓民主歐洲得以與共產東歐抗衡,確保歐洲安全;歐盟從最早的煤鋼共同體開始就和美國建立的密切、友善關係更是歐洲穩定的關鍵。
  但隨著非主流的美國新總統上任,這些可能都將成為昨日黃花。
  特朗普在就職前接受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與德國「畫報」(Bild)專訪時,稱讚英國脫離歐洲聯盟是「1件偉大的事情」,並預測其他國家將步英國後塵脫歐。
  他認為,北約是「過時的」組織,並抱怨北約無法處理恐怖主義問題。他甚至批評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的難民接納政策是「災難性錯誤」,讓無證移民入境。
  不光如此,特朗普的親俄羅斯立場,讓正和俄羅斯因為入侵克裡米亞,介入烏克蘭動亂,以及透過網路攻擊試圖影響歐洲各國大選而與俄羅斯交惡的歐盟,大為擔憂歐洲區域安全與政局穩定。
  若是特朗普走馬上任是在幾年前歐盟情勢大好之際,或許歐盟不會如此擔憂。但3月將慶祝共同體條約簽訂60年的歐盟如今自身難保。
  區域內第3大經濟體的英國將在3月底啟動脫歐程序,2年後將與歐盟說再見;德國、法國、荷蘭、義大利等國家民粹政黨快速竄起,每一個都以脫歐為訴求;天天闖關的中東與北非非法移民問題遲遲未能完善解決;中東歐會員國也不斷質疑歐盟越來越一言堂,忽視小國利益。
  可以確定的是,在特朗普入主白宮後,美歐關係將有所改變,糟糕的是這個改變可能不是許多人所樂見的,未來歐盟發展的負面因子一觸即發。
  如同梅克爾對特朗普批評的回應,歐洲的「命運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而面對未來的高度不確定性,歐盟領袖勢必得反求諸己,才能因應可能遽變的國際局勢。
  特朗普推文批評抗議群眾  隨後改口稱尊重
  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天一早就上推特貼文,批評昨天參與反對他的大規模抗議活動的200萬民眾。不過,他稍後的推文改變語氣,表示尊重人民表達意見與和平抗議的權利。
  昨天的抗議活動由女性主導,據估計全美有200萬人參與,包括許多名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推文說:「昨天看了抗議活動,但感想是我們才剛舉行過選舉,這些人為何不去投票呢?那些名人嚴重損及活動目標。」
  美聯社的報導質疑,特朗普宣稱這些人沒有投票的說法似乎不太可能成立。特朗普在去年11月的大選贏得過半選舉人票,因而得以入主白宮,但是民主黨對手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多拿了將近300萬張普選票。
  一個小時後,特朗普的帳號又出現第二則用詞比較官式的推文。這位共和黨總統強調,他尊重民眾示威的權利。
  他說:「和平抗議是我國民主政治的特徵。即使我不是都能同意,我承認人民有權表達意見。」
  昨天的抗議遊行以華盛頓的規模最大,官方沒有統計參與民眾的人數,但主辦單位告訴法新社,他們深信吸引了超過100萬人。其他城市的抗議群眾據估計也總計約100萬人。抗議群眾反對特朗普上任後縮減女性、移民或少數族裔的權利流行樂壇天后瑪丹娜(Madonna)昨天現身華府的抗議集會。其他參與的明星名流包括女演員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和艾希莉賈德(Ashley Judd)等。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