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港區全國政協委員: 安分守己對止暴制亂支持

2019-09-14 04:00
  【中新社香港9月13日電】9月13日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月滿香江、闔家團圓的安寧之美應當是這個曾被譽為世界上最安全城市的福利。然而,延續了三個多月的修例風波驟然讓「東方之珠」蒙污。
  「在這次風波中,尤其是經歷了兩個多月的暴力狀態,反對暴力已經成為香港市民的主流共識。」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太平紳士、香港島各界聯合會理事長蘇長榮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蘇長榮表示,從6月份開始,香港很大一部分市民敢於發聲、敢於站出來,陸續發起了撐員警、守護香港、「反暴力、救香港」等一系列大型活動,這些活動都是廣大市民自覺主動的行為,代表了他們要求停止暴力,恢復香港社會秩序的正義聲音。
  「香港市民對止暴制亂、恢復秩序的訴求表達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都是各個領域、不同行業、不同角色的共同願望。」蘇長榮說:「站出來譴責是一種表達,通過媒體發聲呼籲也是一種表達,我覺得在現階段每個香港人安分於自己的崗位與職責,在自身的崗位和行業上做好工作,履行職責,遵紀守法,這也是對止暴制亂、儘快恢復香港社會秩序的有力支持。」
  蘇長榮強調說:「為了香港的未來、為了自己的發展和生活的美滿,我們每一個香港市民都應該團結一致,義無反顧支持林鄭月娥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對止暴制亂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及行動,更加應該全力支持香港警隊強力執法。」
  對於香港警隊執法的克制和激進示威者要求不予法律追究暴力行為形成的強大反差,蘇長榮認為,香港歷來以崇尚法治作為持續安定發展的重要「法寶」,也是香港的核心價值,如果肆行暴力、擾亂社會治安、傷害市民生命財產,都可以不予法律追究的話,那就嚴重違背了法治精神,就難以想像香港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
  蘇長榮對特區政府提出構建對話平臺,著力解決香港的深層次根源問題的做法表示讚賞。「溝通互動是必須的,也是眼下能夠看到的儘快恢復秩序的其中的有效方法。」
  他建議,對於修例風波引起動盪後的秩序恢復,特區政府應對一般示威者和暴力分子要有所區分,一定要對其中不同類型的行為和示威者予以甄別、不同對待,以政府的善意、有為,爭取絕大部分示威群體的人心回歸,支持特區政府有效施政;孤立激進暴力分子,突顯暴力行為的惡劣和對香港的危害。同時,強力執法,讓市民從速、準確地感受到特區政府在恢復社會秩序上的有力和希望。「當然,特區政府和執法機構在這方面有更清晰的判斷」。
  「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從長遠來說肯定要從民生、經濟方面入手,要解決住房問題、青年人往上流動等困局,增強市民的幸福感和對政府施政的信心。」蘇長榮說。
  兼任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主席和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榮譽會長的蘇長榮認為,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香港回歸以後,香港和內地在各方面的交流並不少,中央政府、特區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很重視兩地交流的推動。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原素和方式的變化,兩地交流及融合的辦法要與時俱進、更新思維、更新手段,有的放矢方可成就效能,才能契合香港年青人的嚮往,推動香港和祖國的有益融合。
  新中國即將迎來七十華誕。蘇長榮認為,如今的中國已躋身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上有強大的地位,擁有14億人的統一的龐大市場,而香港有它優越的法律體系、服務體系、金融體系等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那肯定是未來香港美好的最大依靠,是確保香港持續發展和幸福生活的最強力量。「在這方面我遺憾地感覺到,香港的年輕人或者起碼有一部分年輕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這就直接束縛阻礙了他們的視野境界和自身的發展空間」。
  蘇長榮稱,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給香港帶來巨大機遇。但是怎麼樣才能讓香港普遍的階層真切感受到其中的好處,能夠提高他們參與的熱情,到現在為止在宣傳、引導及推動上的方法和用力是不足的。大灣區裡各地的政府務必在動員和行為上更接地氣、著重實效,讓全體香港人儘快清晰自己投身大灣區建設的必要性和所面臨的好處。
  「我們香港的年輕人一定要弘揚香港的‘獅子山精神’。」蘇長榮堅定對香港年輕人抱有厚望,「香港從開埠開始,以及近半個世紀的飛速發展,得益於香港人開放包容、刻苦勤勞、不屈不撓的奮鬥,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去維護、敬重和宣導。」
  「我們香港的年輕人必須樹立國家情懷,絕不能懷疑祖國強大對香港的幫助,因為從中國內地改革開放40年開始甚至更早,香港的發展繁榮一路跟中國內地密不可分。香港能有今天的輝煌,是祖國在不斷強大中的需要帶來香港發展成長的動力,到今天就更是如此。」蘇長榮語重心長。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