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中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北京閉幕

2014-03-13 00:00
  【本報綜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表示,人民政協要更好服務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

中國政協會議閉幕

  香港中通社北京3月12日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12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閉幕。

  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在主席台就座。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主持閉幕會。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提案委員會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及本次政協會議政治決議。

  提案委員會報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7日下午2時,共提交提案5875件,提交提案的委員1969人,占委員總數的88%以上。經審查,立案4982件。其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最受關注,共提出提案1484件,主要涉及教育科技事業發展。

  圍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共提提案1018件;圍繞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提案有978件;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有596件。

  另外,圍繞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提案有515件,包括儘快制定出台反恐怖法、專項整治惡性傷醫等內容。

  涉及民族宗教、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工作的提案有128件,主要內容包括推進內地與港澳深度融合,擴大金融、旅遊等產業合作;促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維護海外華僑華人權益。

  當日通過的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指出,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期,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衝破思想觀念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全面深化各項領域改革。

  在本次會議最後,俞正聲表示,改革的本質是創新,人民政協要更好服務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為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促進保障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新貢獻。

  會議閉幕後,來自香港的全國政協委員楊釗表示,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改革目標清晰,過去一年開局很好。

  楊釗認為,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仍是政協參政議政的重點。身為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的他尤其關注內地新一輪經濟、金融改革。他指,在國際、國內環境存在不少挑戰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預期能保持7.5%的平穩增長,有利於港商把握改革機遇,繼續在內地發展。

中國政治協商平台上的民主舞步

  中新社北京3月12日電,“民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3月3日,俞正聲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會上的這句話,言猶在耳。

  彼時,俞正聲在其首作的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還說,要更多更好搭建平台,拓展民主形式,增加協商密度,讓委員願講話、敢講話、講實話。並重申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的“三不”方針。

  9天過去,俞正聲在政協閉幕會上提出三個“尤其需要”,稱此次會議充分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生動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生機與活力。大會通過的政治決議則說,要營造真誠協商、平等議事的民主氛圍,運用好政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誠哉斯言。2013年10月,雙周協商座談會為中國政協所恢復。這是1950年由毛澤東等中共領導人創立的一種民主形式,至1966年,舉行了上百次,其後中斷、“消失”40余載。雙周協商座談會的恢復,大大增加了協商密度,被視為協商民主的一次“回歸”。

  在政協活動中,民主往往以委員“願講話、敢講話、講實話”的方式體現。讓委員透過提案、大會發言、小組討論等暢所欲言,為民眾說話,替百姓發聲,從善如流,可謂“民主”。反之,民眾不喜歡的是“拍腦袋決定、拍胸脯保證、拍屁股走人”的“長官意志”。

  本次政協會,共舉行全體會議5次、小組會議8次、界別聯組會議1次、提案協商辦理會1場……多種協商平台,為政協委員們提供了廣闊話語空間,大至深化改革開放、宏觀經濟走向、社會和諧穩定、港澳台僑聯誼,小至老百姓關切的民生熱點、衣食住行、所思所盼。

  比如,中國現有4000萬建築工人,其中絕大多數是農民工。“農民工工傷認定難,傷後待遇落實難,工人法律維權意識淡薄”。有委員為農民工工傷維權建言。

  中國現有2.79億未成年人。農村留守兒童、城鄉間流動未成年人中處於缺管、失愛狀況的數以百萬計。有委員為他們發聲,呼籲健全未成年人保護法體系,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堅持最低限度的容忍、最高程度的保護。

  “小窟窿不補,漏大洞”,有委員為少數民族地區發展出主意,有委員為緩解醫患矛盾想辦法,有委員提出食品安全相關監管建議,一眾委員疾呼治理大氣污染刻不容緩……

  還有委員圍繞一些熱門話題展開爭論,如轉基因農產品能不能、怎麼上市?中國還要不要繼續發展核電?網絡金融新事物是管控還是疏導?

  在政協的平台上,爭論是民主的一種舞步,然忌泛泛而談,要理性,不走極端。誠如政協常委會報告所提倡的“新三不”——熱烈而不對立的討論,真誠而不敷衍的交流,尖銳而不極端的批評。

  隨著網絡的發達,民主問政還新添善舞“長袖”,一是“微博”,經此途徑的問政熱從2010年起在“兩會”上延燒至今。二是“微信”,興起不到兩年已成為政協委員瞭解社情民意的便捷渠道。

  “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是在中國社會矛盾多樣化、利益訴求多元化、各種問題濃縮式爆發的背景下提出的。”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教授李金河曾指出,協商民主制度,不僅為執政黨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和社會各界人士提供一個健全的協商議事渠道,更為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經濟社會發展重要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提供廣泛協商對話的平台。

  一年一度的政協大會12日落下帷幕。5000余件大會提案涉及方方面面,指出中國發展道路上的諸多溝坎,並提出解決建議。“在新時代條件下全面深化改革,尤其需要集思廣益、匯集眾智,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穩扎穩打地前進。”俞正聲在當日的閉幕會上說。

  此間觀察人士指出,協商民主是中國式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人民政協發揮著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其不懈的探索和實踐,必將助推中國的民主政治,終有一日讓世界刮目相看。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