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本澳新聞
  • 要聞
  • 兩岸觀察
  • 華澳人語
新聞
  • 特朗普製造籌碼欲逼中國埋單 黨報:301傷不了中國筋骨
  • 美國務卿表示美國仍願與朝鮮對話
  • 特朗普被指袒護白人至上主義
  • 中美兩軍建首個對話機制 11月首次對話細節待定
  • 印美擬建立外交國防新對話機制
  • 台三大黨要求林全到「立院」報告大停電事件
  • 習近平勉青年紅色築夢之旅大學生 把激昂的青春夢融入偉大的中國夢
  • 韓國總統: 將竭盡全力阻止半島發生戰事
  • 國際和平集會紀念抗戰勝利72週年 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祈禱世界和平
  • 新華社評論:安倍回歸的「初衷」應該是「和平發展」
  • 美將啟動對華貿易調查損害中美經貿 商務部強調:堅決捍衛中方合法權益
  • 貴州沿河土家人的脫貧「山字經」
  • 普通民眾科學素養提升爭取「發言權」
  • 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內地港澳青年熱議中央出臺便利性政策措施
  • 蔡英文:司法應貼近人民判決要能看得懂
  • 北韓攻擊關島是否中立 陸:不便回答 美中貿易掛鉤北韓問題 陸:不合適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工作也已啟動
  • 美國政府或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
  • 新疆精河地震災後重建有序開展 受災群眾健康體檢啟動
  • 北韓搞不定特朗普揮301大刀砍中國 美祭301學者:特朗普欲增加對中籌碼

“痛著你的痛”——大陸各界關切高雄氣爆事件

2014-08-02 00:00
【新華社北京8月1日電】7月31日晚間至8月1日淩晨,台灣高雄市發生可燃氣體外泄連環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件發生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十分關心。

1日中午,新華社受權發佈消息:習近平指示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負責人向台灣有關方面轉達他和大陸人民對在本次事件中不幸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及受傷同胞的誠摯慰問。

“這是繼7月澎湖空難後,大陸最高領導人再次向台灣同胞第一時間表示哀悼和慰問。總書記兩次關懷,表明十八大以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已成為大陸對臺政策的主線。”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劉紅說。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說:“大陸最高領導人第一時間內感同身受,體恤台灣民情,充分展現了他‘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情懷,這是證明‘兩岸一家親’的最好事例,也為兩岸積累善意互動氛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大陸對臺部門、機構迅速行動起來。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披露,1日上午7時許已接到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的電話,就高雄市重大氣爆事件死傷表達慰問哀悼,並探詢是否需要協助。而在接到習總書記的指示後,國臺辦立即啟動緊急聯繫機制,通過台灣陸委會轉達了習近平總書記和大陸人民對台灣傷亡同胞及其家屬的哀悼和慰問。

“在海協會和海基會溝通聯繫機制外,國臺辦通過緊急聯繫機制向台灣陸委會表達習總書記慰問,這也是第二次。”劉紅表示,國臺辦與陸委會直接溝通效率更高,成效更大,這次意外再度證明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建立聯繫溝通機制的特殊重要性。

高雄氣爆事件也立刻成為大陸各大媒體的關注焦點。新華社在1日1時24分20秒、幾乎與台灣“中央社”同步,發出第一條報道;首條英文快訊隨後於1時28分52秒發出,大幅領先路透社、法新社等全球主要媒體。

中央電視臺則在清晨首先採用台灣電子媒體的畫面播出新聞,隨後持續跟蹤報道,並在當晚的《新聞聯播》《焦點訪談》中對事件進行顯著報道,新浪、網易、鳳凰網等主要網站紛紛製作專題報道。

正在上班途中的大陸各地民眾密切關注事件進展。不到上午8時,“新華社發佈”客戶端的“我在現場”相關報道已有約60萬的瀏覽量。“願逝者安息,傷者平安!”繼復興航空澎湖空難之後,無數支蠟燭再度在大陸網絡點燃,網友們紛紛為事件受難者祈福。

江蘇省鹽城市網友“勞動崽”評論道:“一早看到不高興的消息,願:高雄人民早日從災難中走出;死者安息,傷者早日康復。”四川省網友“xxk0291”寫道:“台灣同胞不怕、挺住了!大陸同胞是你們堅強後盾!”

故鄉有難,讓在大陸的臺胞心急如焚。臺盟中央社會服務部副部長蔡國斌醫師對新華社記者說,事件發生後,他立刻懇請大陸燒傷治療領域權威專家柴家科教授帶領專業醫療隊伍赴台灣參與傷員救治,柴教授慨然應允。他們並與台灣衛生部門溝通聯繫。臺方回應稱,目前高雄醫療資源充足,感謝關懷,如果需要再及時聯繫。

雖然對未能伸出援手有點遺憾,但蔡國斌說,他的父親是臺北人、母親是台南人,自己在高雄也有不少同行朋友。兩岸都是一條血脈,希望受傷鄉親儘早康復,逝者家屬儘早得到安慰。

災難無情人有情。“在危機關頭,在災害來臨時,兩岸親情更為凸顯。兩岸作為命運共同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充分體現出一家親、同胞情。”劉紅說。

新華澳報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