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垃圾考古學

2015-06-02 14:53

垃圾考古學

垃圾考古學
儘管環保人士大力呼籲過綠色生活,政府相關部門也在城市公共空間貼上宣傳減廢的海報,可城市的垃圾卻總是不減反增,人均垃圾量又創新高了,要去大陸用垃圾再打造一個澳門了。諸如此類,令人洩氣。
近日友人推薦了一本書,一讀便愛上,也多少舒緩了我「恨鐵不成鋼」的鬱悶。書名叫做《垃圾之歌》,由一位考古學家及人類學教授拉舍基和雜誌編輯墨菲共同創作,用人類學角度來看待垃圾問題,穿插各種有趣的考古故事,令人捧腹之餘,還有豁然開朗之感。
垃圾的煩惱自古就有?
「儘管人類文明不斷進步,對於垃圾的處理方式在本質上卻無多大改變。」
處理垃圾第一招——順手一丟,在祖先還是狩獵採集的時候,運作得十分良好。當堆積在居住區周圍的垃圾多到讓人苦惱的時候,祖先們只要遷移到下一個地方就一身輕鬆。自從人類成為定居動物之後,第一次面臨了垃圾危機。有考古專家甚至認為:人類也許是被迫走向文明之路的,因為需要某種程度的社會組織及劃分適當的階級結構,以應付日漸堆積如山的垃圾。
古代瑪雅人已經用露天垃圾場處理垃圾,不時的甲烷爆炸令垃圾焚燒場騰出空間來容納更多垃圾。瑪雅人也擅長源頭減廢,他們不僅回收無機垃圾,也在經濟衰退的年代使用簡樸的建築裝飾和陪葬用的陶器,以節省下許多稀有資源。所以說,垃圾傾倒、掩埋和焚燒、源頭減廢,都是非常古老的概念,並非現代人的專利。
古人也有免洗餐具?
不想掃地,就會幻想有一台掃地機器人;不想出門也不想進廚房,就打個電話叫來外賣;總是無法記得帶水杯,那就便利超市買瓶裝水吧。現代人常被指責過於貪圖方便而製造了很多廢棄物。其實古人們貪圖方便的程度也很令人乍舌!
垃圾處理的各種方式中,最受各地歡迎的非「傾倒」莫屬。考古學家雷根對特洛伊城的挖掘發現,很多建築物的地板每隔一段時日便會丟滿動物骨頭之類的小東西,而特洛伊城居民們的對付方式不是把堆積物清掃掉,而是找來黏土,重新舖一層地板,眼不見為淨。許多家庭不斷重複這個過程,直至屋頂也不得不加高,門也要重新開。
甚至,即棄的餐具,也不是由現代人發明的。烏魯克人是西元前三千三百年到三千一百年間,興起於現今伊拉克的一個古代民族,留下了很多文化遺產,包括楔形文字。他們還有一項神奇的發明——烏魯克陶缽。這種半公升左右容積的容器製作簡單,被發現的時候都是大批量、完好無損的狀態。分析的結果是:這些容器非常有可能是集體棄置和單次使用,也就是遠古的免洗餐具。
考古遺址來到了垃圾掩埋場
考古學或多或少跟垃圾有關。各種被古人棄置的物品,又幸運地避免了微生物的侵蝕而遺留至今,便會成為考古學家們偷窺古人生活的寶貝。如今考古學的發展更是加強了這個特質,短短百年歷史的堆填區,成了現代垃圾考古學家們的新戰場,也無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考古遺址。專門的螺旋式挖掘機鑽開這些堆填區,取出按時代順序排列的垃圾樣本。
如果你覺得,在掩埋場發酵了這麼久的垃圾不都化成爛泥了,那你就錯了。爛泥其實是最稀缺的,報紙們還完好地可以閱讀,幫助考古學家們確定垃圾的年代;包在香蕉皮中的半根香蕉還只是發黑,甜度達到超高水平;熱狗們幾乎還保持著新鮮出爐的姿態。在掩埋場這個密閉的空間,連細菌也無法運作,所以考古學家們得以擁有幾十年的垃圾樣本。這也破除了我們對「可降解」的美好想像,如果用掩埋的方式處理垃圾,可降解就毫無意義。
除了掩埋場,也有從垃圾車來的新鮮垃圾,垃圾計劃將這些收集來的垃圾分類,稱重,結合人口普查數據,研究人類行為模式。
垃圾幫了人口普查的忙
通過對垃圾的考古,學者們對於垃圾的累積與處理找到了一些規律,例如「食物垃圾第一定律」(飲食重複性越高,你所丟棄的食物就越少)「家庭有害廢料第一定律」(像清潔劑這類經常使用的產品所製造的垃圾不多;像接合劑這類特別買來完成某件特別工作的產品,卻佔家庭有害廢料的絕大多數)等等定律。
在美國,人口普查經常會漏算很多人,大多是住在城市貧民區的少數族裔的成年男子。所以,人口普查局找垃圾計劃來幫忙。統計人口是考古學家們的重要課題,他們要估計一個古代社區的人口規模,通常會用室內面積除以一個根據地域統計出來的常數,或者用出土的鍋與碗大小的比例來估算一戶人家的人數,再乘以社區出土的建築物數目。
類似的,現代垃圾考古學家們也總結出了一套公式,例如在美國:人數=0.2518×五個星期的塑膠垃圾磅數,以及嬰兒人口=0.01506×五個星期的尿片數。使用這些公式,考古學家們神奇的把人口統計的數字準確率提高了5%左右。
可以想像,垃圾考古學家真是份相當辛苦的工作。但是當知道垃圾不再只是城市清潔員們的工作對象,或是拾荒者的飯碗,還有一群高級知識分子在親手觸摸和研究它們,心裡就有種安心感。畢竟,人類留下的各種關於生活和文明的記載,多多少少有自我吹噓的成分,垃圾卻忠實的記錄下人類的行為模式。只有知道這些事實,我們才能釋懷,也才能理智的找到對付它的方法,而不是簡單的以為純粹的道德說教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