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即時報道
  • 每週專題
  • 藝文爛鬼樓
新聞
  • 舞台重演社會悲劇 望警醒人心——專訪《怪獸們》
  • 戀愛電影館營運再易手 對比兩次承投、交接
  • 戀愛電影館轉由拍板營運 9月9日首輪電影放映
  • 【特約刊登】金馬導演關錦鵬蔡崇隆 9月亮相澳門國際紀錄片電影節
  • 【特約刊登】書寫東南亞的攝影軌跡——淺談《東南亞攝影概論》
  • 由創作,到分享——專訪展覽「做書『碌士』A to Z」
  • 笑種種無常——專訪《荔枝英雄傳》
  • 靈光中捉緊片刻真實──專訪孔慶輝談創作
  • 建築專題影展「大銀幕上的建築美學」於戀愛電影館開幕
  • 已故藝術家李銳奮散文集《意猶未盡》出版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貮」: 生命的姿態——Rusty Fox的《Nocturnal》
  • 【特約刊登】搏劇場節「平行寫作2023 壹」:當下的命題
  • 【特約刊登】談法蘭克「當下的真實性」——訪《西哈諾》劇組
  • 【特約刊登】打破演員及觀眾的慣性——專訪《西哈諾》導演Franck Dimech
  • 【來稿】澳門影像作品的女性新勢力
  • 疫後延續線上交流 讓多元盛放
  • 點亮自己,照耀他人——專訪「遊戲的火花 | 玩轉線上劇場遊戲」課程
  • 共融藝術.心之所向 ——專訪表演課程「心之飛人」
  • 生命的最後一剎,誰可作主?——專訪論壇劇場《喺度簽個名》
  • 乘一趟廟船,航向千年後的記載

劇場是否在「只說甚麼話」?──記二〇一五澳門劇場研討會

2015-09-30 10:40

2015 澳門劇場研討會
看戲時,有人說台詞,看來這已經是使用了語言。但也未必,只聽就知道,那就不用眼睛看戲了。那麼其他聽不到的又是甚麼?由澳門劇場文化學會舉辦,9月19、20兩天的澳門劇場研討會,就是以探討劇場「語言」為出發,集合了台、港、澳的劇場耳目,包括有陳炳釗、小西、林乃文、陳國慧、梁偉鍵、鍾世傑、盧敏樺、于善祿、莫兆忠、張吉米、黃愛國、盧德慧、卓劇場、滾動傀儡另類劇場……(詳情留意該會稍後的出版消息),暫且透過語言交待,還好,看名字知道是來自華文地區的人,會場交雜著粵語和國語,看戲的人活潑,大家耳聰目明,在不同對語言邏輯下延伸到不同的文化、文脈背景。這兩天的研討會交流得十分酣暢,「語言」在這些兩岸三地的劇評人之間,得到了新的擴展。
如果說,語言是用以訊息的傳遞,那麼,我們收接到訊息,都應該是透過語言。這樣,我們進到劇場就精彩了,除了口中的台詞,舞台設計、聲音、身體、氣味、自身的定位,便可透過擴展和延伸,在一定時間、空間、文化圈等不同維度延伸和再定義,這兩天說的看似是劇場,但延伸下去,市場、法院、示威會場等等公共區域又何嘗不是?!
在澳門代表的幾篇發言中,統合說明了在澳門表演的文化在地特性。澳門音樂劇中歌詞的研究、在澳門翻譯劇的連結本地文化的疏理、以及現在常常出現在社區的說故事穩定社區的力量,了解了自己文化的土釀,從自己出發,從他們沒有離地,觀察著澳門藝文展演的迸發,畢竟小城近年的藝文發展洪流迸發,火樹銀花。
在第一場陳炳釗引言︰「書寫是對所寫的經驗的逼近,或疏遠,書寫,可以是一種疏遠的行為。(約翰伯格/馬科斯)」開展了兩天以來思想碰撞,不停圍繞著語言的功能、姿態、形式、方法等等討論。可是,正如這個研討會的出現,在現在兩岸三地的劇場中衍生了另一個命題。就是,當今社會速度太快,其他的思想交流管道已經是光速,當連群眾運動都可以剎那間對社會作出反應,即使在劇場掌握了各種不同的語言,那對社會還應該有甚麼功能?被反應的對象又應該是甚麼?是靠近去還是退後疏遠?還是在兩者之間進退維谷?這是劇場所獨有的窘局?還是使用其他語言者亦然?
聖經裏的巴別塔是因為被上帝割裂了人類的語言而無法往上蓋?還是社會本身的觀念桎梏使無法往上蓋?還是傳統到現在文脈不暢引致根基不穩?
來自兩岸三地的劇場評論人,在共同使用華文,背景各異的工作者在澳門這個斗室裏分析用何種工具去蓋文化巨塔,工程浩瀚,一兩天無法完成,但這兩天的研討會,在澳門,肯定算是走了不小的一步。

論盡澳門新聞



關注CyberC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