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自貿賬戶實施助力澳琴金融互通
  • 中聯重科首季業績回暖
  • 經濟不穩 母親節消費縮水
  • 碧桂園寬限期內付清兩筆利息
  • 琴放寬商辦樓改為酒店
  • 澳門轉讓定價近期動態和觀察
  • 學者: 善用專業儀器提高效果形象
  • 恆指衝萬九關 短期氣氛續好
  • 中銀中小企:與酒店推中醫特色服務
  • 生產力:加強定制化中西治療
  • 中西醫療中心 冀打造一體化服務
  • 青企:與旅社合作推治未病行程
  • (一家之言)完善交通航線 引遠程客
  • 花店:銷量下跌 開拓企業客
  • 食肆:母親節生意跌一兩成
  • 電商預售機制退場 重用戶體驗
  • 預售機制減商家大促風險
  • 八千失業軍 按季少六百
  • 講者籲中小企善用AI助增效
  • 展商攜新款車亮相車展

會議高效的訣竅與方法

2022-08-28 06:35

    會議高效的訣竅與方法

    會議是把人們聚集在一起以提高溝通效率、群策群力、達成協議,解決問題、取得共識的有效方式。會議還有資源分享和開發創意的功能。會議是團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但低效的會議在職場中十分常見,大量浪費時間。

    明確會議目的與場地

    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曾說:“除非你清楚知道自己要達到什麼目標,否則沒事不要召開會議。”高效的會議一定要圍繞明確的會議目的進行。明確的會議主題可以專注討論,並防止跑題。然後,要選擇合適的場地。

    例如頭腦風暴討論會議,宜選擇輕鬆的環境,有助創意爆發與熱烈討論;專案評審會則需準備多媒體設備,場地也應選擇較大的正式會議室;要是危機處理會議,則一般人數較少,選擇較小場地較合適,也可塑造緊張感覺提高警覺。

    臉書創辦人扎克伯格要求所有人在開會前明確召開會議的目的。他把會議分為決策型會議、討論型會議兩大類。根據不同類型,負責的員工要準備好不同的場地,以達到最好的會議效果。

    討論重點勿超過三項

    每次會議主題應以不超過三項重點為原則。太多重點等於沒有重點。英國心理學家布萊克本與林格倫,針對劍橋心理學學會一場會議的研究指出,與會者在兩周後平均只記得會議討論要點的百分之八點四。因此,明確而有限的會議主題,是讓與會者可全情投入且記住的關鍵。豐田公司就規定管理者在召開會議前,必須明確“為什麼要召開這會議”,並在三句話內講清楚會議主題重點。

    按目的邀請人員參與

    會議組織者必須根據目的,邀請合適人員參加。如會議需達成全體共識,則開會人數宜多;如會議涉及機密決策,就應以高層管理者為主,機密內容才可無顧慮地充分討論。一般會議邀請的人員過多,可能佔用員工工作時間,導致工作效率下降;邀請的人員過少,則可能導致思維受限,造成小圈子決策,無法綜合各方意見。

    如全球電商龍頭亞馬遜公司的領導貝佐斯提出“兩個披薩法則”,指的是一場高效會議,人數不宜過多,以訂兩份批薩的人數為限。如果超出這個規模,說明會議人數過多,不利於決策的形成和效率的提升。

    會議前分享部分資訊

    在會議前提供與會人員相關資訊,可令參會者有時間詳細閱讀資訊內容,提煉要點,還為發言者提供準備時間,當然緊急或機密情況除外。會前分享資訊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共享文件夾,會是發送PPT投影片及文檔。若在會上才分享資訊,會議時間將可能大幅拖長。參會者消化信息、形成有用觀點都需要時間。

    特斯拉總裁馬斯克十分重視員工對會議的事前準備。若在開會時,員工因準備不足而搞不清楚狀況,或無法回答他的問題,就很可能會被“修理”甚至解僱。因此,特斯拉的會議一般都十分高效,達到高效討論的效果。

    設定清晰議程與時間

    清晰的會議議程是高效會議的核心之一。議程概括會議上所需進行的活動,可引導會議的開展。參會者也可根據議程內容準備會議所需材料與安排時間。若不提前設定議程與時間,參會者很有可能思緒飛揚,忘了時間,導致拖延。

    全球快銷品龍頭公司寶潔十分注重會議議程與時間的設定。為保證會議精確性,在準備會議時,有關人員會仔細研究每個環節間的相關性,且與演講者、討論者做好書面溝通工作。

    嚴格控制好會議時間

    設定時間就必須嚴格遵守,才可促成高效會議。冗長的會議時間不但不能獲得更多會議成果,還會令參會者忘記會議前半部分內容,甚至產生厭煩心理,影響領導威信。

    由斯坦福大學和微軟研究院聯合發表的文章表示,時間越長、參會人數越多的會議,員工分心可能性越大。論文提到,員工參加八十分鐘以上會議分心的概率,是參加二十分鐘會議的六倍。但會議時間過短也不見得好。如果實在需要長時間會議,則應安排中場休息。

    如谷歌公司每場會議一般以三十分鐘為限,最長五十分鐘。同時嚴格限制每人發言時間。在大屏幕打出發言倒計時,以及用鈴聲反覆提醒發言超時,是一個簡單方便的辦法。

    需提前測試相關設備

    不論現場開會或用視訊開會,一般都會用到筆記本、投影儀、話筒、鏡頭、激光筆等設備。開會前,會議負責同事一定要提前測試好相關設備,準備好投影片,甚至請報告者提前到場測試,才能讓會議一開始就進入主題。

    活用會後與會外時間

    很多人覺得會後或會外時間,常可聽到不少具有價值與創造性的建議。因在茶歇或會後感覺較放鬆,人們一般較願意真誠交流,講出真正想法。故若在會議中無法聽到太多真話,那麼會議組織者也可在會後或會外仔細聆聽這些意見。

    會後即發送會議記錄

    會議結束後應把會議形成的共識和決議,寫成書面會議記錄摘要,及時發送給參會人員。發送會議記錄可避免遺忘,還可對沒有參加會議的人宣告會議結論與共識。管理者也要記得在會後跟進會議結果的處理情況,讓所有人行動起來。

    韓國三星公司在九○年代崛起,當時會長李健熙實施一系列改革,包括改良會議文化。其中一條開會準則便是“凡是開會,必有記錄”。每次會議形成決議,各項決議一定要有具體執行人員及完成期限,以此問責追蹤。

    公司會議效率高低,可反映管理組織效率高低,也是公司實力象徵。公司運行離不開會議,各類決策、討論均需在會議上進行。高效的會議不僅可形成有效的決策,還可令團隊合作更緊密。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劉丁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