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 澳廣視新聞
  • 政府消息
  • 濠江日報
  • 澳門日報
  • 力報
  • 新華澳報
  • 正報
  • 華僑報
  • 現代澳門日報
  • 論盡澳門
  • 澳門平台
  • MediaOutReach
  • 美通社
  • EQSGroup
分類
  • 澳聞
  • 經濟
  • 要聞
  • 體育
  • 藝海
  • 即時新聞
新聞
  • 旅遊業復甦 攜程業績超預期
  • 擦亮“金名片” 推澳經濟發展邁新台階
  • AI助力機構管理洗錢風險
  • 關注粵發展低空經濟新政
  • 貿促局:外商擬實地考察澳琴
  • 中國太平科技展推介醫康養
  • 學者:助建築公司檢測舊樓
  • 港股料續調整 考驗萬八關
  • 中銀中小企:持續提升無人機技術
  • 生產力:出租無人機供拍攝表演
  • 澳青推無人機檢測 冀拓葡語市場
  • 青企:順着低空經濟政策發展
  • 橫琴全球招商推介 展發展機遇
  • (一家之言)用好深合區 拓展就業空間
  • 跨境電商藉科技助企拓線上業務
  • 科企Beyond深探產學研合作
  • 居民:內地平台優惠頻發 主要購物渠道
  • 滴灌通重組調裁逾百人
  • 零售:增加貨源 優化體驗引客
  • (一家之言)拓網購場景 新零售續命

銀行業創新破融資瓶頸

2014-11-26 00:00

    銀行業創新破融資瓶頸

    【新華社北京廿五日電】融資難、融資貴是中國企業多年來一直抱怨最多的問題。在經濟呈現出“新常態”的背景下,如何破解融資難,不僅關係到經濟增長的底力,且考驗着改革魄力與智慧。

    信保基金助中小企

    國務院常務會議十九日提出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差異化信貸政策,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進一步針對性地緩解融資成本高措施後,多地、多部門均在積極落實,開展相關探索。

    廿四日,浙江台州市小微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正式啟動,採用政企共同出資的籌建模式,為優質小微企業構建融資風險共擔體系,以增強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提供信用融資的信心,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

    由於企業大多依賴間接融資,國民經濟的風險一直集中於銀行體系。經濟增速回落,銀行面對的風險防控壓力增大、惜貸情緒嚴重,進一步加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融資難的問題。

    培育金融業新常態

    未來,盡快培育與經濟“新常態”相適應的金融行業“新常態”,是決定“融資難”能否得到有效緩解的關鍵。越來越多人意識到,伴隨經濟增速進入新的增長區間,銀行業繼續保持20%以上的增速,既不合理也不可持續。祇有通過綜合改革,才有可能對“融資難”實現標本兼治。

    上周五,央行下調基準利率,同時也把存款利率浮動區間上限擴大。此舉雖降低商業銀行息差,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提出考驗,但也進一步拓寬金融機構的自主定價空間,迫使商業銀行改善經營能力、加快經營模式轉型、提高金融服務水平。

    輿論認為,這一措施的提出,表明央行在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的決心。

    十招組合拳落穴位

    除加快利率市場化改革,國務院常務會議出台的10項措施還包括增加存貸比指標彈性;改進商業銀行績效考核機制,防止信貸投放“喜大厭小”;取消股票發行的持續盈利條件,降低小微和創新型企業上市門檻;支持跨境融資等。這一套組合拳被認為大膽務實,招招落在緩解“融資難”的關鍵穴位。

    最讓金融業內人士驚喜的是,會議提出“建立資本市場小額再融資快速機制,開展股權衆籌融資試點”。由於股權衆籌興起於海外,屬網際網絡金融的一種全新業態,國內相關實踐與監管規則幾乎是在同時起步,國務院常務會議為這一探索“亮綠燈”,人們感受到決策者立足實業、用網際網絡思維改進金融服務的勇氣。

    新常態下影響複雜

    應該說“融資難”祇是一個窗口,透過它,可管窺經濟“新常態”給金融行業帶來的複雜影響。着眼未來,人們也關心銀行業如何在經濟增速放緩、一些企業出現經營困難下確保資產品質?如何用市場機制替代政府隱性擔保,有效應對金融風險?如何在利差收窄和跨行業金融創新不斷湧現下,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優化經濟結構,增強多元經濟動力?

    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僅關係到“融資難”的標本兼治,也關係到“新常態”下銀行業能否走得更遠、更穩健。